近日,一張含有“關稅附加費”的賬單引發了美國網民的激烈討論。
據發出截圖的美國網民介紹,這張電子賬單是一個美國母親給孩子購買夏裝留下的。賬單顯示,這些衣服打折后總價為411.71美元,其中包含了一筆44.09美元的費用,項目名稱為“關稅附加費”。
美國社交媒體論壇相關討論頁面。(環球網/圖)
這位母親查詢發現,這筆費用是服裝零售商根據產品各部分的生產地區,乘以美國政府對各國加征的關稅稅率計算出來的一筆費用,零售商將這些成本命名為“關稅附加費”后轉移給了美國消費者。
美國網友:建議叫“特朗普關稅附加費”
這張小票在社交網站被大量轉發。有人稱,商家把關稅附加費項目透明化是件好事,“至少我們知道價格上漲的原因”……
“每個公司都應該這樣做,
但要將其改為‘特朗普關稅附加費’”
還有人曬出了其它含有
“關稅附加費”的訂單
甚至爆粗口
而據路透社、美國“石英”新聞網等媒體報道,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公司已經或者正準備采取相同的做法,將自己承受的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甚至是一杯咖啡里。
美國加征關稅,美企和消費者首當其沖
比利時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德德克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采取的關稅政策匪夷所思。
德德克表示,這些關稅最終會傷害美國人。寄希望于通過關稅迫使企業將制造產能遷回美國的想法是一種對供應鏈過于簡單化的理解。如今的供應鏈非常復雜,商品并不僅僅是在成品狀態下才被進口,很多時候也需要在未完成的狀態下進口,然后在美國進行最終組裝。如果提高關稅,未完成產品的進口成本也會上升,那么在美國進行生產的制造商就會更加困難。
波蘭汽車市場研究所主席沃伊切赫·杰維茨基表示,美國關稅政策首先打擊的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美國關稅“回旋鏢”最終將傷及美國自身。
進出口關稅會直接影響美國民眾,他們不得不購買更貴的汽車。同時,美國本土汽車使用的零部件,約40%到50%為自產,其余的來自其他國家,包括歐洲國家。因此如果說到關稅的影響,那么美國的汽車生產及售價肯定首當其沖。
加拿大經濟學家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害人害己。比如,加拿大的木材行業在受到沖擊的同時,美國建筑業同樣遭到反噬,因為自加拿大進口的軟木占據了美國軟木市場23%的份額。關稅增加了建筑成本,將推高房屋價格。
世貿組織總干事發文:美“貿易吃虧論”站不住腳
據央視報道,世貿組織總干事伊維拉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占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13%;美國與大多數主要經濟體都有服務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總額近3000億美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在高附加值服務領域優勢更為明顯:知識產權使用費和許可費年收入逾1440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的服務貿易出口支撐起410萬個高薪崗位,平均時薪較制造業高出25%。若僅以貨物貿易逆差斷言“美國吃虧”,根本站不住腳。
《電腦報》青少年月刊有獎調查
你是不是也對AI的酷炫功能充滿好奇?想用代碼召喚屬于自己的機器人?只需花3分鐘完成這份問卷,即有機會獲得《電腦報》及新刊物訂閱、未來人類32GB定制U盤等豐富獎品!!!
掃描二維碼填寫問卷
微信訂閱
歡迎通過郵局渠道訂閱2025年《電腦報》
郵發代號:77-19
單價:8元,年價:400元
編輯|張毅
主編|黎坤
總編輯|吳新
爆料聯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圖文、視頻記錄科技互聯網新鮮事、電商生活、云計算、ICT領域、消費電子,商業故事。《中國知網》每周全文收錄;中國科技報刊100強;2021年微博百萬粉絲俱樂部成員;2022年抖音優質科技內容創作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