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 年,遠渡重洋逃至美國的馬鴻逵,大腹便便地半躺在安樂椅上,悠然享受著小姨太親手制作的奶酪。誰能想到,這位體重高達 200 公斤的“巨無霸”,在主政寧夏的 17 年里,如同一頭貪婪的饕餮,將寧夏百姓的民脂民膏搜刮殆盡。如此驚人的噸位,在那個年代,可謂是“吃山吞海”的典型代表,而這一身肥膘,實則是寧夏大地 17 年被殘酷壓榨的鐵證。
馬鴻逵的肥胖,是建立在百姓的血淚之上。在寧夏,他儼然成為了土皇帝,財政、兵員、稅收皆獨攬手中。他炮制出“馬票”這一惡行,用劣質紙張肆意換取老百姓手中的金銀,這種強買強賣的行徑,堪稱明火執仗的搶劫。百姓若稍有不從,等待他們的便是抄家之禍;若敢口出怨言,即刻就會被投入大牢。在這般高壓統治下,百姓食不果腹,連頓熱乎飯都成奢望,而馬鴻逵卻日日沉醉于奶酪、甜酒,在紅木椅上盡情養膘。
為了滿足自己的奢靡生活,他在寧夏大興土木,修建了三十多座行宮。這些行宮設施完備,地窖、暖氣一應俱全,甚至還設有防空洞。他每日要吃五頓飯,單是午飯的甜點,就有四五樣之多,西式的布丁、法式奶酪、中式燕窩湯等珍饈美味,一樣都不少。他美其名曰“補身”,可在百姓眼中,這分明就是“喂豬”。
如此揮霍無度,金銀從何而來?自然是從百姓身上無情搜刮。據說,他往美國、香港、臺灣轉移的黃金,竟多達七噸半。這一數額,即便放在當下,都足以撐起一個小國的外匯儲備。
然而,這般放縱的生活終究埋下了惡果。五十年代,肥胖病、糖尿病雖尚未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可民間已將其稱作“富貴病”。馬鴻逵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心臟問題頻發,腿部腫脹得連靴子都無法穿上,出行都需人抬著。
1948 年,解放軍兵臨寧夏,一向囂張跋扈的馬鴻逵終于慌了神。但這個老謀深算的家伙,早就為自己鋪好了后路。他將黃金分三路轉移:一批送往香港,一批押往臺灣,最為關鍵的一批,則隨他一同奔赴美國。
馬鴻逵精心策劃了一場騙局,以“妻子病重”為由,向上呈交報告,聲稱要前往香港看病。實際上,是四姨太劉慕俠佯裝生病,炮制了一張假病例。報告遞到陳誠手中,陳誠見涉及“人道問題”,便輕易批準??神R鴻逵剛登上船,便立刻更改航線,直駛美國。這一切之所以能如此順利,背后還有美國飛虎隊的老熟人陳納德幫忙,將一切安排得妥妥當當。
抵達美國后,馬鴻逵將金條存入銀行,購置了洛杉磯的豪宅,雇傭了眾多仆人,仿佛又在美國當上了“寧夏王”。起初幾年,他的日子過得比在寧夏還要滋潤。家中懸掛著大紅錦旗,墻上陳列著他與蔣介石的合照,家具布置仿照寧夏行宮,仆人分工細致入微:一人專門擦拭皮鞋,一人負責剃須,甚至還有專人按摩肚子。
但好景不長,問題接踵而至。馬鴻逵不通英語,對于別墅產權和銀行業務一竅不通,全依賴翻譯。這就導致他對自己賬上的錢財狀況一無所知,兒女們拿著提款卡肆意揮霍,如同過節一般。幾年間,金條換成存單,存單變成債券,最終債券淪為空頭支票。
姨太太們見他大勢已去,紛紛離心。五姨太率先離去,四姨太劉慕俠更是直接改嫁,還順走了一棟別墅。馬鴻逵氣得暴跳如雷,可在美國,他哪還有在寧夏時的威風?鬧到法庭,也只能無奈認栽。
此時的馬鴻逵沒了主意,只能癱在家里,依靠次子馬敦靜照料。到了晚年,房子變賣,仆人散盡,那些曾經彰顯他奢靡生活的西式家具,只能在舊車庫中孤獨落灰。他蜷縮在一間狹小的臥室里,糖尿病奪走了他兩顆牙齒,行走也只能依靠拐杖。
1970 年,在洛杉磯某醫院的一間普通病房內,馬鴻逵沒能戰勝心衰,悄然離世。他的離去,無人守夜,無人吊唁,最終被簡簡單單地埋葬在郊外墓地,曾經的一代“寧夏王”,只化作一塊破碑下的老胖子。
回顧他在寧夏的統治,可謂是殘忍至極。“馬票”讓寧夏人民深陷絕境,百姓手中的一錠金子,只能換回幾張廢紙。想要用“馬票”換糧,卻發現糧食已被部隊征走,最終兩手空空。而馬鴻逵卻能用搜刮來的錢財,在香港買下整條街的商鋪。
在征兵一事上,他更是殘暴無道。抓壯丁比抓小偷還積極,村頭停一輛卡車,見人就往上扔。許多家庭剛辦完喜事,第二天新郎便被強行抓走。若有人膽敢反抗,不是被抓起來毒打,就是直接槍斃。馬鴻逵甚至狂妄宣稱:“寧夏不缺死人。”
1949 年初,面對解放軍的逼近,馬鴻逵氣急敗壞,竟下令火燒銀川,美其名曰破壞交通線以阻止解放軍進城,實則是其喪心病狂的報復之舉。這一把火,燒毀了幾萬人家,無數老百姓淪為炮灰。后來有人問他是否后悔,他竟毫無悔意地搖頭說:“早該燒。”
這般作惡多端之人,無論逃到何處都不會有好下場。馬鴻逵以為逃到美國便能全身而退,可最終還是一步步敗光了自己的一切。他妄圖用黃金換取自由,用豪宅換來安穩,卻只落得一身病痛、家徒四壁,最后孤苦伶仃地躺在一張破床上。
他的長子馬敦寬、女兒馬玉屏,早被他棄于臺灣自生自滅;孫女馬素秋,十幾歲便被逼嫁人。曾經看似龐大的馬家,最終分崩離析。
馬鴻逵在寧夏享受的每一口美食、壓榨的每一文錢財,都在異國他鄉,如同一把把利刃,反噬了他自己。他死時,無人為他點上一炷香,也無人為他撰寫墓志銘,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仿佛從未在世間留下過任何痕跡。
參考資料:
《馬鴻逵與民國寧夏》.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