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吸引國際眼球的莫過于特朗普搞出的“對等關稅”,當然中國的反擊也不是蓋的,直接奉陪到底。據新華社報道,4月10日中午12時01分,中國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從34%飆升至84%。這場博弈中,美國步步緊逼,中國寸步不讓,很顯然,面對特朗普政府“二級關稅”的霸凌行徑,中國選擇硬剛到底。
所謂“二級關稅”,是特朗普政府發明的新套路,不僅對目標國加稅,還威脅與目標國做生意的第三方,也就是將單邊制裁范圍從直接目標國擴大到全球供應鏈。比如,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的國家加征25%關稅,試圖用“連坐”手段掐斷委內瑞拉的經濟命脈,也就是從委進口石油的意大利、印度等國家也將連帶遭殃。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關稅政策,徹底打破了國際貿易規則的底線,美國就是既想靠關稅填補財政窟窿,又想逼全球產業鏈向美國轉移。
對中國而言,二級關稅的威脅更大。今年3月,特朗普宣布對華加征34%的“對等關稅”,并計劃將中國輸美商品平均稅率推高至104%。一邊試圖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想把高關稅永久化。更陰險的是,美國還瞄準中國通過東南亞轉口美國的商品,試圖封死所有退路,直接威脅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如果中方不反擊,不僅會喪失談判主動權,更可能引發其他國家效仿美國的霸凌邏輯,形成對華圍堵的連鎖反應。因此,中國必須用更強硬的反制措施表明立場。
面對美國的經濟圍剿,中國還有著兩大戰略底牌,讓中方在貿易戰中既有“亮劍”的魄力,也有“奉陪”的資本。其一,就是龐大的內需市場。2024年數據顯示,中國消費對GDP貢獻率已超過了80%,國內產業依然能通過“內循環”填補缺口。反觀美國,大豆、天然氣等對華出口主力一旦失去中國市場,農民與企業的損失將難以承受。此消彼長之下,中國的“持久戰”優勢顯而易見。
其二就是手握著稀土命脈。要知道,稀土是芯片、軍工、新能源等高端產業的命脈,中國掌握著全球70%的稀土產量和90%的加工技術,美國90%的稀土依賴中國供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