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2025年4月9日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102期)在線上舉辦,本文根據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國發院經濟學教授姚洋在會上的發言整理。文章首發于“宏觀經濟論壇CMF”微信公眾號。
一、特朗普關稅政策及對中國經濟的沖擊
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個時期,對中國產品征收了近20%的關稅。首輪加征關稅時,稅率設定為34%,特朗普團隊經一系列假設與計算,認為該稅率可消除中美貿易不平衡。然而,在中國采取反制措施后,特朗普隨即宣布追加50%的關稅,并聲稱若中國不回應,將即刻實施這一舉措。若算上初始的20%關稅,此次加稅使得中國產品面臨的關稅稅率累計達104%,這無疑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
評估這一沖擊的規模時,可以進行簡要估算。目前,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占中國全部出口的14%以上,雖然這一比例看似不高,但需注意的是,除直接出口外,中國還通過第三國對美國進行間接出口。例如,通過越南、墨西哥等國家對美國的出口規模也不容忽視。在過去幾年中,盡管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出口占比有所下降(從2018年的19%降至當前的14%),但絕對出口額仍有所上升。與此同時,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比例也顯著下降。
若以增加值計算,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無論在總額還是占比上均呈增長態勢。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推進,許多企業通過在第三國生產后再出口至美國。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仍占總出口的約20%。
出口對GDP的貢獻程度如何?若僅計算凈出口,這一數值計入GDP,但相對較小。然而,出口的前后向聯系極為廣泛,其對GDP的綜合貢獻率估計約為15%。雖然出口本身對GDP的直接貢獻并非顯著,但通過前后向聯系,出口與整個經濟的關聯極為緊密,15%的估算較為合理。據此計算,對美國出口對GDP的貢獻約為3%。盡管這一比例在大規模經濟體中看似較小,但美國對中國出口加征高達84%的關稅,其影響究竟有多大?這取決于加稅后出口下降的彈性到底有多大。
采用上一輪關稅調整的彈性系數進行估算。對比2019年和2018年的數據,發現2019年相較于2018年直接下降了20%。若以此下降幅度計算,關稅每增加1個百分點,出口相應下降1個百分點,呈現出一對一的關系。此次關稅增加84%,則意味著對美國出口可能下降84%。據此推算,GDP可能下降約2.5個百分點(3%乘以84%)。當然,這可能是最悲觀的估計,因為經過幾年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中國可能已逐漸適應高關稅環境,且轉口貿易的規模及其受關稅影響的程度尚不明確。即便如此,若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關稅增加84%對GDP的負面影響仍可能達到-2%左右。目前,多數估算認為,若關稅從20%增加到60%,即增加40個百分點,對GDP的負面影響約為1個百分點。因此,此次關稅增加84%,對GDP的負面影響估計為2個百分點,這一估算在合理范圍內。如果這一估算準確,那么對于今年實現5%的經濟增長目標而言,挑戰將非常大。關稅沖擊可能占到今年增長目標的40%到一半。這意味著,為實現5%的增長目標,國內經濟增長需達到7%到7.5%,才能彌補因關稅沖擊造成的負增長缺口。因此,關稅增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容小覷。
二、中國應對策略的探討
具體而言,今年可能面臨顯著的就業壓力。今年大學畢業生人數將創新高,達到1220多萬,這將使就業壓力大幅增加。其次,許多出口企業可能被迫轉向內銷,這可能導致市場競爭加劇,進而加重物價下降的趨勢。此外,人民幣匯率可能面臨壓力。目前,人民幣匯率已跌至歷史新低,達到7.4。盡管從經濟基本面來看,美國的情況并不比中國樂觀,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通脹率上升,進入滯脹狀態。然而,由于美國金融體系更為深厚,在全球普遍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資金可能不會流出美國,反而會流入美國,因為其金融池規模龐大,具有避險功能。因此,人民幣匯率仍將面臨壓力。
面對當前局面,我們應如何應對?盡管有人主張與美國“脫鉤”,認為若不采取任何措施,征收104%的關稅將導致中美直接貿易基本停滯,實現事實上的“脫鉤”。然而,從特朗普的言行來看,仍存在談判空間。34%的關稅是基于一定計算的,盡管該計算受到諸多批評,但至少存在一個計算公式。而后續追加的50%關稅似乎更像是一種隨意決策,甚至可能未與閣員們充分商議,而是通過社交媒體而非正常渠道公布。此外,特朗普近期表示仍期待與中國進行談判,這表明談判余地確實存在。
事實上,特朗普已經提出了談判的兩個主要條件:第一方面,中國企業到美國去投資。第二方面,中國開放市場。對于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美國還附加了具體要求,如要求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成立合資企業,并向美企轉讓技術。對此,國內存在諸多反對聲音,質疑為何要向美國轉讓技術。然而,這實際上是對中國的“褒獎”。過去,中國也曾要求外資企業轉讓技術以換取市場準入,因為當時中國技術相對落后,需要通過市場換技術。如今形勢反轉,美國和歐洲開始要求中國以技術換市場,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技術的進步和競爭力的提升。這種觀點并非特朗普獨有,許多美國理性的政治家和學者也持類似看法,例如前美國貿易代表邁克·霍曼。這表明美國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對中國而言并非壞事,并且技術轉讓也并不會削弱中國的技術優勢。以汽車行業為例,過去美國車企通常每兩年半才改進一次車型,每五年才推出一款新車型,而如今中國車企幾乎每年都會推出新款車型。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響應速度方面,中國車企已經取得了顯著進步,因此在技術轉讓問題上,中國無需過度擔憂會失去技術優勢。
開放國內市場,尤其是服務業領域,中國仍有較大空間。近年來,改革推進難度增大,回顧過往,尤其是90年代的改革歷程,很大程度上是借助開放的壓力推動改革進程。例如,國有企業改革、政府職能改革以及諸多法律制度的完善,均是在加入WTO的壓力下得以推進的。銀行業改革亦是如此。基于此,我國是否可以借助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來促進新一輪國內改革。從這一角度而言,與美國達成新的協議是可行的,至少不應放棄這一努力方向。
在國內政策工具箱中,仍有諸多政策工具尚未充分利用,應抓住機遇,化危為機,進一步加大促進內需的力度。今年政府在促進內需方面已采取了較大規模的措施,方向正確,但仍有加碼空間。應將更多注意力聚焦于影響內需的關鍵因素,即“房間里的兩頭大象”。直接促進消費面臨較大難度,因為消費是內生變量,要提升14億人的消費水平,逐一推動的難度極大。當前實施的“以舊換新”政策雖有一定效果,但實際效果不如預期明顯,究其原因,該政策仍屬產業政策范疇,規定了產品范圍,使用起來不夠靈活,且補貼規模相對有限,去年為2000億元,今年增至3000億元,但這一規模仍不足以滿足需求。
應關注影響經濟的兩大關鍵問題,即“房間里的兩頭大象”。第一頭“大象”是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這一問題廣為人知,中央政府也已開始采取措施應對。例如,今年地方專項債規模達4.4萬億元,在延續以往投資用途的基礎上,新增了兩個用途,方向正確:一是用于“三保”,即保障政府基本運營和償還中小企業欠款,地方政府對中小企業存在大量欠款;二是用于收儲土地和房屋。盡管這兩個方向正確,但力度仍顯不足。當前,我國面臨地方政府支出增長乏力、財政虧空以及長期欠薪和欠款等問題,數額較大。若能進一步加大力度,例如一次性增加4萬億至5萬億的地方債用于“三保”,雖不必在一年內完成,可分兩至三年,每年增加2萬億至3萬億元,這將相當于為整個經濟體系注入資金。公務員拿到工資,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收到款項,需求將迅速提升。正如曉光所言,去年民營經濟投資增長率為零,缺乏信心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地方政府長期欠款導致投資無法獲得回報,自然影響投資意愿。因此,這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舉措。中央政府的方向正確,但力度仍有提升空間。
房間里的第二頭“大象”是房地產業仍在下行,盡管其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仍然處于同比下降狀態,且這種情況已持續近五年。這種持續下行對整體需求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投資到消費,形成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實際上,盡管在旅游、餐飲等行業中,消費場景看似繁榮,如機場人滿為患、餐廳預訂困難,但消費增長仍顯乏力。原因在于大宗消費的下滑,尤其是住房消費的減少。對于普通民眾而言,購買住房不僅涉及房產本身,還包括裝修及相關配套消費,而這些消費的規模是巨大的。在一二線城市,僅裝修和家具家裝的費用就可能高達三四十萬元,這種大額消費的減少對整體消費的拖累是顯著的。事實上,地方政府支出和房地產支出合計占國內總需求的一半左右。因此,忽視這兩個部門的需求而僅關注個人消費,顯然是效率低下的策略。相反,應重點關注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和房地產市場的下行問題,這將是更為有效的解決辦法。
三、具體政策建議及結論
當前,中央政府已意識到房地產市場下行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因此采取措施讓地方政府利用專項債收儲土地和房屋。然而,地方政府在執行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偏好:愿意收儲土地,但不愿收儲房屋。原因在于,土地收儲具有潛在的保值功能,而房屋收儲則可能面臨即時虧損,因為房價仍在下跌。地方政府官員與民眾一樣,預期房價將繼續下降。此外,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減少負債并嚴守財政紀律,這使得地方政府不愿借款收儲房屋。為解決這一問題,應借鑒穩定股市的經驗,由中央政府出面,成立一個“國家隊”,可以是新公司或利用現有公司來收購房屋。收購房屋所需資金量并不大。初步估算,籌集2萬億元資金,可能在一二線城市收儲六七十萬套房屋,這將具有重要的信號意義。公眾會感受到中央政府的信心,從而穩定樓市預期,如同穩定股市一樣,進而穩定整個國內需求。
綜上所述,盡管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來勢洶洶,但無需過度懼怕,實際上與特朗普仍有談判空間。在國內,中央政府的政策工具箱中仍有諸多工具可供使用。只要充分運用這些工具,就一定能夠成功應對特朗普2.0的沖擊,并實現今年5%的增長目標。
文章來源:“宏觀經濟論壇CMF”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