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至21日
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4月11日,
《2024福建省腫瘤登記年報》
(以下簡稱《年報》)
對外正式發布。
高居我省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的
仍然是肺癌,
其次是乳腺癌、甲狀腺癌、
結直腸癌、胃癌、肝癌等。
▲我省腫瘤登記地區主要惡性腫瘤發病率前十位的構成圖
此次福建省腫瘤防治辦公室最新發布的《年報》,對全省9個地市37個腫瘤登記處的資料進行合并分析,詳細描述福建省惡性腫瘤流行特點。
福建衛生報特邀
本報健康大使、《年報》主編、
福建省腫瘤醫院院長孫陽教授
對《年報》進行了解讀
“癌王”仍是肺癌
消化道腫瘤的死亡率不容忽視
《年報》顯示,肺癌仍然位居我省惡性腫瘤發病率的首位。
其中,男性惡性腫瘤發病中標率前10位是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前列腺癌、腦腫瘤、淋巴瘤、鼻咽癌。
女性惡性腫瘤發病中標率前10位是甲狀腺癌、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頸癌、胃癌、腦腫瘤、肝癌、子宮體癌、食管癌。
消化系統主要惡性腫瘤(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分別占男、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43.47%和22.44%,需要引起重視。
不僅如此,消化系統腫瘤的死亡率也不容忽視。
男性死亡前10位惡性腫瘤占男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86.26%。女性死亡前10位惡性腫瘤占女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79.20%。主要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分別占男、女性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49.08%和40.08%。
“從整體發病率來看,無論男性還是女性,消化系統主要惡性腫瘤都超過了一定比例,且死亡占比都高于40%,這表明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在福建省面臨著嚴峻挑戰,也是今后我省腫瘤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孫陽教授表示。
35歲發病率快速上升 75-79歲最高發
惡性腫瘤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0~34歲發病率處于較低水平,呈緩慢上升,35歲以后上升速度加快,在75~79歲年齡組達到最高,80歲以后有所下降。
惡性腫瘤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0~49歲死亡率處于較低水平,50歲以后快速上升,在80~84歲年齡組達到最高,85歲以后有所下降。
城市發病率更高 但農村死亡率更高
城市地區發病率高于農村地區。除子宮頸癌、食管癌外,城市地區其他主要癌種發病率均高于農村地區。
總體而言,城市地區死亡率低于農村地區。當然,具體癌種也有差別。城市地區肺癌、肝癌、胃癌、子宮頸癌、腦腫瘤死亡率低于農村地區,而結直腸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死亡率高于農村地區。
五年生存率提升到43.8%
2024年福建省腫瘤防治辦公室對全省腫瘤隨訪數據進行評估后,篩選質量較好的28個縣區數據(覆蓋全省35.7%戶籍人口,納入184216例病例)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福建省2021-2023年人群腫瘤5年生存率為43.8%,男性患者生存率低于女性(分別為36.3%和52.7%),城市地區高于農村地區(分別為49.3%和37.9%)。各癌種生存率差異較大。
“女性的生存率較高,與其高發的癌種,如甲狀腺癌相對治愈率較高有關。”孫陽教授解釋。
孫陽教授表示,《年報》從2014年至今,已連續發布了十一年,為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腫瘤防控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目前,省腫瘤防治辦公室和行業協會正在大力推進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工作,構建涵蓋省、市、縣三級的聯動防控體系。
此外,科普宣傳工作同樣至關重要。要大力推進防癌科普宣傳工作,只有患者反復接收到有效的科普宣傳,才能切實提高癌癥患者早診早治,提高生存率,改善民眾生活質量。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劉偉芳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