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南京進入了“飛絮飄飄”的季節。站在路邊,時常會被飛絮迷住眼睛,飛絮進入鼻孔就是噴嚏不斷。這樣的事情不局限于南京,全省其他城市也存在類似情況。許多市民對于飛絮非常煩惱卻又無可奈何。那么,飛絮究竟是什么,是怎么來的,哪些樹木容易產生飛絮,哪些不容易?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對“飛絮”進行了大起底。
飛絮究竟是什么,從哪來?
春天,當飛絮粘上衣襟,落在發梢,你的心中是否會有個疑問:這飛絮是什么,究竟來源于哪個樹種?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教忠意表示,其實,春季那縷縷飛絮不僅來源于楊樹,還來源于柳樹。對于時常迷了雙眼,導致過敏性結膜炎的是另一種大家熟知的大樹——二球懸鈴木(拉丁學名Platanus acerifolia),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法國梧桐。
楊樹、柳樹的飛絮常常是包裹著細小種子的白色絲狀長毛,而二球懸鈴木的飛絮則主要來自于它成熟后的球果和幼枝、新葉上飄落的灰黃色絨毛。較之楊柳樹飛絮,二球懸鈴木的飛絮更細小,更容易飛入人們的呼吸道和眼中。
二球懸鈴木果序散開后的狀態 教忠意 攝
楊絮常被稱作“楊棉”“樹毛子”,那是因為它與我們常見的陸地棉(拉丁學名Gossypium hirsutum),也就是棉花的棉毛粗看來很相似,但其實楊絮是楊屬植物種子上附著的白色絲狀長毛,它的中間隱藏著楊樹細小的種子。楊樹果實成熟后便自然開裂,附著在種子上的絲狀長毛隨之伸展,并在風力的作用下,帶著那些細小的種子飄落各處,吸附水分、塵土等,幫助種子固定和生根發芽。因此,那些貌似棉絮的楊絮其實是楊樹種子傳播的秘密武器。
路邊的楊樹飛絮 教忠意 攝
并不是所有楊樹都會產生飛絮。教忠意稱,楊樹是楊柳科楊屬植物的通稱,并不單指一種植物。《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4版)》中已記錄了在中國生存繁衍的楊屬植物176種,其中,種一級有84種,亞種1種,變種66種,變型13種,雜交種9種,雜交種中的變種3種。《江蘇植物志》(2013)則記錄了全省有分布的銀白楊、毛白楊、響葉楊、小葉楊、小鉆楊、加拿大楊、鉆天楊等7種楊屬植物。
楊屬植物中,除大葉楊等偶爾有雌雄同株現象存在外,幾乎都為雌雄異株。初春時節,那漫天的飛絮便是達到性成熟年齡的雌株楊樹在借助風力傳播它們布滿白色絲狀長毛的種子,而雄株楊樹則會在釋放完花粉之后,那一串串如毛毛蟲般的雄葇荑花序便整串脫落,沒有一絲楊絮。
飛絮如此“擾”人,主要來自于雌株楊樹
據測算,一株成年雌株楊樹每年大約會產生1公斤左右的飛絮。楊絮質輕而蓬松,極易附著在織物、頭發,以及居室的紗窗上,且不易清理。楊絮在飄飛的過程中還會吸附一些微小的顆粒,比如花粉、灰塵等,當過敏體質的人群接觸并吸入帶有大量飛塵病菌的楊絮等顆粒物后,就容易出現打噴嚏、咽喉腫痛、呼吸急促、流鼻涕等癥狀,部分人接觸楊絮后,還會出現皮膚過敏反應。同時,這楊絮雖輕盈如棉,但卻沒有棉花纖維的韌性,無法作為紡織原料或被子等的填充物,并且楊絮燃點較低,遇到明火后,會迅速燃燒并蔓延,難以控制。
江蘇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引進國外的美洲黑楊、歐美楊無性系,因為它們生長速度非常快,特別適應江蘇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因而被大面積推廣,逐漸成為江蘇栽培面積最大、最為重要的用材樹種之一。幾十年來,這些從國外而來的楊樹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同時,通過在農田林網建設中的應用,抵擋了風災等對農作物的危害,保證了糧食的穩產增產,功不可沒。
然而,江蘇主栽的楊樹品種I-69楊、I-72楊等幾乎都為雌株。一到初春,大量進入成熟期的雌株楊樹們便借助風力傳播它們的種子,漫天的飛絮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非常大的困擾。
治飛絮不能“一刀切”,樹種結構調整才是科學辦法
那么,該怎么控制楊絮擾民的問題呢?是不是只能把楊樹都砍伐掉呢?答案是否定的。林業工作者們通過長期的實踐已經找到了幾種防治楊樹飛絮的辦法。一種是化學防治,在進入成熟期的雌株楊樹開花前,噴灑或者樹干注射抑制花芽分化的藥劑,干擾雌花形成,實現控制飛絮的目的,這種方法操作簡便,但成本較高,且可能對環境和人體造成一定危害。一種是物理防治,就是在雌株楊樹飄絮的時節,利用水車、霧炮車等特種設備噴水,使飛絮沾水后落地,再及時清理,以此來控制飛絮,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對環境幾乎無害,但在飛絮爆發期間需要進行高強度作業,較為繁瑣?費力。
那么,有沒有更好的防治方法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樹種結構調整。通俗講,就是用不飄絮的雄株楊樹和其他樹種來逐步替換現有的雌株楊樹。適合在江蘇大地上生長的雄株楊樹有不少,它們具有和目前主栽的雌株楊樹品種一樣的速生、抗逆等優點。
35楊高效營林技術示范 王紅玲 攝
蘇楊7號良種苗木繁育示范 王紅玲 攝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經過多年研究,先后在鹽城、宿遷、淮安、南京等地開展多年育苗和造林示范且廣受好評的兩個雄株楊樹良種:蘇楊7號、35楊。未來將有效促進項目區森林碳匯能力的提升,同時緩解當地楊樹飛絮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困擾。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宇軒
校對 盛媛媛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