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援引《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道,英國國防部近日宣布,以“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將出發前往“印太地區”。航母打擊群預計將于夏季停靠日本港口。屆時將與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舉行聯合演習。報道稱,這是英國又一次向“印太地區”派遣航母打擊群。上次發生在2021年,當時派遣了“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前往“印太”。“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從英國樸次茅斯出發。航母搭載隱形戰斗機F-35B,并有驅逐艦和補給艦伴航。
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期間,航母打擊群將搭載4000名英國軍人,其中2500人來自海軍,592人來自空軍,約900人來自陸軍。英國國防部網站稱,部署期間“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將穿越印度洋,與美國、印度、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伙伴國進行演習和港口訪問,并在澳大利亞附近海域參加“護身軍刀”演習,之后還將與日本自衛隊一起進行聯合訓練并訪問印度港口。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表示,“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搭載24架F-35B戰斗機,這次行動將展示英國在世界各地部署軍事力量的能力。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威爾士親王”號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目前僅有的兩艘航空母艦之一,可算不上是什么“殺手锏”。該艦曾因消防系統管道問題而遭遇浸水事故,導致多層甲板被淹,電氣設備和線路損毀。在與加拿大和美國的海軍聯合演習時,僅僅駛離樸茨茅斯100海里,就因右舷螺旋槳外部聯軸器故障停滯不前。盡管英國高層對此信心滿滿,但外界對于“威爾士親王”號的實戰能力持保留態度。隨著“威爾士親王”號即將再度出發,我們不免要問:這次行動會不會再次淪為國際笑柄?
最近幾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資金狀況很不樂觀,缺錢嚴重影響到了皇家海軍的發展,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家海軍削減了26型導彈護衛艦的采購數量。另外因為缺錢維護,皇家海軍被迫決定提前退役一部分45型導彈驅逐艦。要不是真的沒有法子,皇家海軍絕對不會這么做,要知道這幾年,全球軍事大國在海軍層面的競爭,可是非常激烈的,基本都在擴編艦艇數量。不僅如此,據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道,英國皇家海軍消息人士稱,由于資金問題,英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的未來面臨威脅。消息人士擔心耗資35億英鎊建造的“威爾士親王”號可能會被封存或以較低的價格賣給一個友好國家。這一幕在2028年前或許會變為現實。
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資料圖)
這是英國自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之后,第二次向印太派出航母打擊群。區別在于,這次英國在“面子工程”之外,試圖強化實質性軍事合作:與日本討論“武器等防護”適用問題,成為繼美國、澳大利亞之后第三個享受自衛隊保護的非亞太國家;與澳大利亞、印度等區域盟友深化聯合演練頻次,強化所謂“安全共同體”;并拉上加拿大、挪威、西班牙等北約邊角國家隨艦參與,用多國旗幟營造“正義陣營”的幻象。但事實遠沒有這些宣傳口號光鮮。
事實上,英國海軍的這一舉動更多是一種政治姿態,意在向美國表忠心,同時展示其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然而,這種做法不僅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英國對待胡塞和中國采取了明顯的雙重標準。英國人將自身定義為“規則制定者”,而中國被框定為“規則接受者”。英國政府認為,只要展示足夠的軍事力量,中國就會像當年一樣作出妥協。然而,這種思維方式早已過時,中國不再是19世紀的中國,英國也無法再憑借炮艦外交,來實現其戰略目的。
北約秘書長呂特(資料圖)
在即將訪問日本之際,北約秘書長呂特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北約和日本計劃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防務工業合作,將雙方的伙伴關系提升到新的水平。據共同社6日報道,呂特計劃本月訪問日本,此行將是他自去年10月擔任北約秘書長以來首次訪問“印太”地區。日前,呂特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要將北約與伙伴的合作“實質化”。他提到擴大與日本的聯系,以及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和韓國的聯系,以便在工業生產、創新以及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數據交換等領域展開合作。
呂特此訪主要是想向外界表明,北約的功能沒有被弱化,并試圖繼續在亞太擴大北約所謂的“影響力”。然而,北約內部正處于分歧加大、裂痕加深的背景下。首先,美國的政策發生了改變,這意味著北約內部的凝聚力和主導力呈現出極端渙散的狀態。其次,北約在亞太國家中的形象比較糟糕,大多數亞太國家并不樂見北約在亞太地區功能和制度的加強。另外,北約內部的歐洲力量對北約“亞太化”有著不同的意見,更多的聲音是希望北約能夠聚焦歐洲的自身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