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是一種語境。它具有一種魔法,帶我們于一瞬之間穿越到某種情境之中。其中,有的人擅長于描摹陽光照耀的日常,有的人則衷情于訴說陰影中的微光。以本期的封面故事,我們隨 Seán McGirr 步入他的 McQueen 之境,真實又如夢、危險又浪漫,年輕卻精準,像地下俱樂部里的光線,在黑暗中跳動著不安的優雅;又像是剛剛透出微光的森林,在迷霧中拉扯出肅然的張力。
隨著模特從迷霧之中緩緩走出,McQueen 2025 春夏系列在那座布滿古典雕塑的禮堂中,以更清晰的風格輪廓正式亮相。穿過砂礫鋪就的庭院,嘉賓步入位于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秀場,仿佛不是走進一場秀,而是走入 McGirr 的精神劇場。由舞臺設計師 Tom Scutt 構筑的高聳裝置如同廢墟遺跡貫穿全場,嵌入地面的金屬T臺,在干冰與燈光的包圍中從磚石縫隙“破土而出”—如同某種沉睡中蘇醒的神話力量,也像是 McGirr 記憶深處的隱喻召喚。
在此次釋出的 2025 春夏大秀的秀場筆記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段來自愛爾蘭作家 Eimear McBride 的文字,描繪了一種棲居于“尖叫之地”的神秘生物。緊隨其后,是 McGirr 的引語:
這不僅是聲明,更是一種姿態,一次主動從品牌記憶中取用的儀式。
McGirr 回望品牌歷史中一個具有奠基意義的瞬間—1994 年秋冬系列“Banshee”,從中提煉出“女妖”作為整季的“精神錨點”。但他并不滿足于復刻致敬,而是將個體經驗深度介入:成長于愛爾蘭的他,記得母親在夜晚低聲講述,那位預示死亡、在風中哀號的孤獨女妖。正是在品牌歷史的重量與個人記憶的溫度之間,McGirr 編織出一個全新的神話圖騰—既傳承 McQueen 的美學魂魄,又烙印他自身的文化血脈與情感印記。如他不久之后闡述 2025 春夏系列廣告時所說:
模特緩緩踏入秀場,身披銀鏈、水晶、蕾絲與皮革交織的幻想之衣,仿佛幽靈、女妖、圣女與漫步者在此共舞。她們腳步輕緩,神情凝重,如同在踏入一個被咒語喚醒的儀式空間。McGirr 在 McQueen 的經典剪裁語言中嵌入了屬于自己的發聲方式:開場幾套薩維爾式的西裝以極致收腰和翻卷的結構呈現出一種“被攥緊的情緒”,翻領像是情緒被抓緊后縫合而成,帶有某種壓抑下的鋒利與不安。緊接而來的,是兩套全白造型:一襲輕盈飄逸的長裙讓人立刻聯想到傳統印象中幽靈般的“女妖”,而另一套則是其迷你裙的變奏,裙擺飛揚,似乎在掙脫壓抑束縛。
這一概念延伸至整個系列的肌理與結構構建。McGirr 通過細節層疊與視覺暗響,編織出一個“多維度”的身體敘事體系。女妖的存在不再具象,而是被拆解為質感、聲音與符號的融合:銀飾幻化為她的梳發之器,仿佛某種祭祀用具,既脆弱又鋒利;蛛網般的錯綜蕾絲若隱若現,包覆肌膚又似乎從中抽離,界定出一種不安的美感;骷髏圖騰則悄然藏匿在帽飾與衣縫之間,為視覺敘事注入一絲冰冷的預言性。
甚至在“性感”的表達上,McGirr 也完成了一次屬于自己的轉譯。“露臀褲(Bumsters)”的回歸,經由一層透紗輕覆,化為“若隱若現”的身體低語。性感在他筆下不再咄咄逼人,而變得脆弱、感性,甚至帶有一絲羞怯與沉思。這正是 McGirr 獨特的語言溫度——在輕聲細語中種下震顫的種子,待觀眾不經意間悸動,另外,剪裁與材質之間的互動,成為了 McGirr 構筑敘事語言的主軸。他深入探索輕盈面料的表達可能,將歐根紗、其紗、真絲雪紡等經過撕裂、揉捏與反復水洗,重構出一種仿佛歷經情緒風暴后的身體質感:毛邊錯落,像是曾被時間和感知撕裂,又被手工縫合的皮膚。這些布料不再只是服裝的材料,而是女妖情緒的延伸,每一寸紋理、每一道撕邊、每一束鏈條,都成了她的神經末梢,透出生命的微光與不安。
結構處理也展現出更為成熟和自信的掌控。McGirr 大膽地對傳統英式西裝的剛性廓形進行解構再建:不對稱的翻領、外擴的領口與夸張肩部線條共同制造出視覺張力。在某些造型中,銀色金屬花朵被嵌入西裝背后,裝飾元素與實用結構之間產生了一種近乎詩意的張力;另一套黑色西裝則在內層拼接刺繡歐根紗,于“堅硬”與“透明”兩種感官體驗間找到微妙平衡。
與此同時,荷葉邊的裙擺隨步伐飛揚,輕盈而劇烈地打破了前半部分女妖神話中陰翳低回的調性。這一瞬間成為整場秀的“情緒間奏”——它不是對主題的逃離,而是一種情緒張力的轉換與拓展,讓觀眾意識到,McGirr 所講述的女妖不僅能哀鳴,也能怒放。
在配飾系統的整合中,厚底鞋的雕塑感、手袋上刷子狀的女妖象征、耳飾與鏡面上的金屬滴落,每一個細節都不是為了“搶鏡”,而是構建氛圍。它們是呼吸,是線索,是故事片段。這種強烈的符號語言,是 McGirr 建立“新 McQueen 世界”最重要的一步:他不只是做一季好看的衣服,而是在建一座——一座屬于邊緣人、夜行者、情緒豐沛者、模糊性別概城念的浪漫主義者的迷霧之城。
而當秀場進入晚禮服段落,節奏仿佛在一瞬間被拉長,空氣變得稠密而靜謐。McGirr 在這一章節中開始真正釋放自我,任由想象力在剪裁與材質之間奔流。他拋開前半部分的克制,轉而投身于一種更為詩性、象征性極強的敘事構建中。從羽毛纏繞的裙擺,到宛如樹枝纏繞般的水晶鏈條,McGirr 在柔中布刺,在神圣中注入未馴服的野性。他用情緒包裹材質,用結構編織寓言,每一件晚禮服都仿佛是一段充滿電荷的詩句。
最后的壓軸造型中,模特赤足緩步而來,銀鏈垂覆其身在燈光下飛揚如發絲,劃出-道靈動而鋒利的弧線。她的面容隱沒在銀鏈之后,身份被抹去,存在卻愈加鮮明。她既是“圣女貞德”,是“欲望與信仰”的具象顯影,又是 McGirr 靈魂深處的結晶。他將私密記憶、文化神適與身體哲學熔鑄其上,塑造出一個既柔軟又決絕、既脆弱又強悍的“當代女妖”形象她在布料與光影之間游移、生長、低語,如同一股跨越時間的能量流動。她不是終章,而是神話的臨界點,是一則尚未完結持續變幻的寓言,在未來的回聲中緩緩蔓延、悄然回響。
細節如草蛇灰線,將風格和氣質,構建為美學。作為設計師,McGirr 將那份“失控感”內化為系統,將邊緣氣質提煉為一種新的美學秩序。他所構筑的“帶刺華美”,不是那種光鮮亮麗的華麗,也不是溫吞模糊的浪漫,而是一種夾帶矛盾沖突、力量的表達:性感可以是粗糙的,優雅可以是危險的!浪漫也可以是帶電的。
McGirr的世界,是晚的,是冷的,是迷霧繚繞的。他像燈球熄滅后的那一秒,在黑暗中無聲點燃第一縷火光。他的 McQueen,沒有宏大的史詩敘事,卻藏著極其鋒利的細節:它不只是為貴族造夢,更是為東倫敦的叛逆留門。
他在夜色中撒野,不靠喧嘩,而是用刺繡、編織、打磨與縫合,構筑一個始終“未完成”的字宙。在這里,衣服不再只是視覺的飾物,而是身體的延伸--在人群中不愿被觸碰時,它是盔甲;在渴望理解時,它是低聲傾訴。他不是復刻者,不是守護者,而是造夢者——那個在縫隙之間注入自己呼吸與心跳的人。
而這一切,在 2025 春夏仿若幻術的時裝秀中,被悄然釋放。那不是艷驚四座的瞬間,而是一場無聲沉入的過程;不是炫技的張揚,而是一種細密、緩慢,卻無法忽視的燃燒。去看見陰影之中的另一個故事,去探索更強韌的生命的力量,班西女妖是 McGirr 對于宿命的一種態度,我們不應是回聲,而是回音之后仍在呼吸之人。
出品人Gao Chi
項目總監Lidia Chen
攝影曾無
策劃、造型Macci Leung
撰文Makoto Li
編輯Young Linn
模特張嘉慧@VIIA Models
化妝Jonathan Yang
發型翁煜煒 @hairpro studio
美術JianJian
制片Fufumi
形象助理Sonnie、Ruiji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