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芳菲盡染。2025年4月7日至10日,由廣元市利州區中小學教研室、廣元市實驗小學校教育集團主辦,集團各成員學校承辦的利州區2025年教育集團"踐行新課標 賦能新課堂"主題教研活動火熱開展。其中,4月9日舉辦的科學學科專場以"智享AI技術,煥新科學課堂"為主題,在廣元市實驗小學校隆重舉行。全區各小學教育集團80余位科學教師齊聚一堂,共研教學新思路,共探課堂新樣態。
AI融入課堂 啟迪教學智慧
活動首堂課由蜀北英才學校蔣露老師執教《月球—地球的衛星》。蔣老師與AI助手"科科"共同帶領三年級學生開啟"月球小勇士計劃",通過視頻觀賞、圖片觀察、模擬實驗等多樣化方式,引導學生探索月球基本信息、表面特征及其對地球的影響,同時融入我國探月工程知識。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不僅達成了學習目標,更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了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探索宇宙奧秘的濃厚興趣。
緊接著,廣元市實驗小學校尤晨麗老師呈現了《導體和絕緣體》一課。尤老師巧妙利用AI智能體——英國科學家斯蒂芬·格雷的數字人形象引入課程,自然提出導體與絕緣體概念。通過師生互動點亮發光球實驗,學生逐步掌握了相關知識。小組活動中,同學們興致盎然地使用電路檢測器對常見物體進行檢測分類,深化了對導體與絕緣體特征的理解。斯蒂芬·格雷數字人還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問答,引導學生將所學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教育學生科學用電、安全用電,將課堂氛圍推向高潮。
蓮花初級中學蔣鑫老師執教的《熱在金屬中的傳遞》一課,通過"感溫油墨變色"這一直觀實驗現象,讓學生清晰觀察到熱在金屬條和金屬片中的傳遞方式。教學中引入AI數字人輔助,采用對比觀察法,引導學生在實驗探究中實踐"猜想—驗證—總結"的科學思維路徑,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
樹德小學盧鏡名老師帶來的《日食》課程則以一段震撼的日食現象視頻點燃課堂。盧老師將抽象的天文現象具象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指導學生借助模擬實驗,用球體模型演示天體運動,結合AI智能技術,深入淺出地講解日食成因及類型,充分體現了"做中學,學中思"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探索宇宙播下了求知的種子。
科技賦能發展 智能助力提升
AI技術為傳統科學課堂注入了新活力。在面臨資源局限、個性化教學需求難以滿足等挑戰時,AI以其虛擬實驗、智能輔導、精準評估等創新手段,為科學教育開辟了新路徑。廣元市實驗小學科學教師付州以"AI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為主題進行了專題分享。他從傳統科學教學的困境與AI的突破、AI在科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場景、應用挑戰與應對策略、未來展望四個維度展開,內容緊扣當前科學教育創新熱點。付老師利用AI技術融入教學全過程的直觀演示,有效解答了與會教師的疑惑,獲得了廣泛好評。教師們紛紛表示將在今后的教學中積極探索AI應用,共同書寫AI賦能小學科學教學的新篇章。
專家引領方向 深研激勵成長
利州區中小學教研室科學教研員何顯春老師全程參與此次活動,并對四堂展示課逐一進行了專業指導。何老師對付州的專題講座更是精心打磨,數易其稿,最終呈現出一場高質量的專業分享,贏得了與會教師的高度認可。評課議課環節,何老師全面總結了展示課和專題講座的得失,高度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創新實踐,特別是AI技術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認為這些嘗試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總結推廣。同時,他就AI技術融入科學學科教學提出了獨到見解,為全區科學教師提供了專業引領。
利州區教研室柯興主任對本次活動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廣元實小教育集團承辦的“踐行新課標 賦能新課堂”主題系列教研活動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基于問題,聚焦主題,具有高針對性;二是資源共享,智慧共創,集團融通具有示范性;三是聚焦核心,落地實踐,緊扣新課標凸顯實效性;四是專業引領,研訓一體,學科骨干教師、教研員全程參與,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柯興主任還對教育集團今后的教研活動提出更高要求:深化新課標實踐,持續開展主題化、系列化教研活動,推動新課標理念在每一堂課中生根發芽;強化集團協作,完善聯合教研機制,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縮小校際差距;賦能教師成長,通過分層培訓、名師工作室引領等方式,助力教師專業能力提升;推進技術融合創新,探索AI、大數據等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打造智慧課堂新樣態。
廣元市實驗小學黨總支部副書記羅德勇作為學校科學教研組聯系領導,對本次活動作了總結發言。他認為,通過此次專題教研活動,為全區科學教師搭建了學習、交流、成長的平臺,進一步明晰了新課標背景下科學課堂的實踐方向。學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以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抱技術變革,以嚴謹求實的精神深耕科學教育,銳意創新,讓科學探究更安全、更高效、更生動,為培養具有科學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持續賦能。
守正創新共進 啟智教育新篇
通過本次活動,與會教師深刻認識到,盡管AI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尚顯生澀,但其已開始進入課堂,融入教學,為科學教育增添科技感和科學味。在科學教育的守正創新之路上,小學科學教師當以新課標為綱,以AI技術為翼,共同打造"有溫度、有深度、有科技感"的科學課堂。展望未來,我們堅信,當AI的精準算法遇見教師的育人智慧,當智能設備的"算力"疊加學生的"腦力",我們必將在"智享AI技術,煥新科學課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共同書寫小學科學教育更加精彩的篇章!
供 稿:李 琳
編 輯:董 彬
初 審:尤晨麗
終 審:羅德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