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將同時發布六大平臺
凡發表于大河文學的作品,將自動同步發布于騰訊新聞、騰訊快報、網易新聞、360圖書館、一點資訊、頂端新聞等六大媒體平臺,被多渠道傳播。閱讀量較高的文章還將發布于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簡書等大河文學融媒體矩陣平臺。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編輯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學投稿郵箱:dahewenxue@126.com
走進東村村,是一個意外。
那天下午,游覽了石公山后,看看時間尚早,忽然想起回酒店的路上經過東村,遂提議不妨順道彎一下。兩年前我去過那里,東村有徐家祠堂,有乾隆金屋藏嬌的敬修堂,還保存有棲賢巷門、永安橋等古跡。
當地的詩人健康兄問:有這個地方?說著拿出手機,導航起來,片刻驚呼一聲:還真有這個地方。詩人久居蘇州城里,居然不知這個江蘇省歷史文化名村。
時間不長,高德提示目的地已經到達。不覺一怔,眼前的一切完全是陌生的。這是東村?導航不會錯。健康兄不容置疑。下車一看,停車場旁不見那個仿古建筑的商店,村口也沒有山石嶙峋、碧水清波的大池塘。倒是有一棵粗壯的樟樹,樹上的標牌顯示有500年樹齡。樹下豎著塊黑色的石碑,上面的文字有點模糊。旁邊是一座青石板石橋,這是永安橋?上次我們由縹緲峰往陰山島的路上看到路邊的“東村”,停留了片刻,參觀徐家祠堂和敬修堂后,沒有走到小巷的盡頭,便又上了車。我們得抓緊時間去領略陰山島上那株1800年古樟樹風貌。
過了這座青石板橋,即是古村落。這或許是東村的另一頭。村頭村尾,一個村有兩個出入口也屬正常。我們向著村里走去。
小巷彎曲,房屋斑駁,村莊寧靜,似曾相識,一路走去,卻就是找不到乾隆金屋藏嬌的敬修堂。經過一個院子,見一婦女在整理樹枝,問:清乾隆金屋藏嬌的地方怎么走?女子愣了愣,隨即手一指:前面。過了一個又一個小巷,越走越覺迷惑,這是東村?正巧到了一類似環衛站的地方,門前聚集著好些人,他們這是交接班呢。又問了下,一陣搖頭,突然,一位在角落里抽著煙的中年男子說道:乾隆那個(此處略去幾個字)地方,在前面。又是前面,那就繼續。
小巷四通八達,我們沿著一條主要的街巷行走,可直到出了村子,來到了大馬路上,也沒見到乾隆那個的地方。
我們顯然走到了另一個村子,近馬路邊是連成一排的五棵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樟樹,路邊的標牌顯示:五樟庭。
只能回轉過來,繼續在東村尋找東村,尋找乾隆金屋藏嬌的敬修堂。忽然一條小巷里跑出一只貍花貓,來到了我們前面,伴隨著我們不緊不慢走著。貓兒不大,萌萌的,有時走得快了點,回過頭看看我們,見我們四下張望時而停下拍拍照片,它也停了下來,前腿緊貼地面,屁股高高撅起拉伸一下身體,靜靜地等我們跟上來,而后圍著我們每一個人一一轉上一圈,再領著我們往前走。快到路口時,貍花貓離開我們跑到了旁邊一戶人家的院子,它這是完成了向導的任務,和院子里的那條黑狗玩去了。朋友問正在洗菜準備做晚飯的女子:你們家的貓?女子搖頭:這是只野貓。朋友又問:東村怎么走?在前面。還是在前面。
乾隆金屋藏嬌的敬修堂終究沒有去成。上了車,行駛了數分鐘后,看到了路旁的“東村”標牌。果然是在前面,不過這個前面,步行的話得有半個小時。
后來知道我們剛才去的東村,其實是東村村。可惜百度了許久,只見東村,未見東村村條目。倒是有驢友提到東村村,卻又語焉不詳,不甚了了。我始終沒能弄清楚東村和東村村有什么區別,是不是同一個村莊。好在蘇州西山離上海不遠,找個時間專程去東村村走一走,順便再看一看那只可愛的貍花小貓……
作者簡介
魏福春(凡生),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老新聞工作者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1983年起先后在《萌芽》《電視電影文學》《小說界》《作家天地》《當代人》《小說月刊》《短篇小說》《檢察日報》《金山》《紅豆》《揶城》《今日中國》《解放日報》《文學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等報刊雜志發表小說、小小說、散文隨筆等數千篇。40余篇小小說分別被《高中語文讀寫指津(小說卷)》、中國微型小說精選集《如有來生》(中文版英文版)《微型小說月報》《微型小說選刊》《語文教學與研究》《青年博覽》《新讀寫》《新智慧文集》《民間故事選刊》《喜劇世界》等轉載、收錄。著有小說、散文集:《夢開始的地方》《飄逝的夏日》《書房里的香水百合》《辦公室里的男孩與女孩》《門口有只小白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