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除了潘金蓮背叛丈夫之外,還有一位姓潘的女子,同樣背叛了丈夫,而她丈夫明明早已看透了一切,卻選擇了裝糊涂,不愿理會。
這位女子就是楊雄的妻子潘巧云,在書中,潘巧云和一位叫裴如海的和尚多次相會,后來在石秀的揭發下,楊雄殺了潘巧云,最終上了梁山。
其實這段故事,細心的讀者都能看出來,潘巧云和裴如海相會,楊雄必然是知道的。首先潘巧云動不動就往寺廟里面跑,這種行為本就不正常。
其次石秀剛開始揭發潘巧云與人相會時,楊雄的態度很是奇怪,只是回家訓斥了妻子一番。然后潘巧云哭哭啼啼了一番,表示是石秀污蔑她。
第二天楊雄二話不說,就把石秀趕走了,后來石秀心有不甘,夜里蹲守殺了前來相會的裴如海,更是把楊雄喊來,用刀架在丫環脖子上,逼丫環說出真相。
在這種情況下,楊雄才信了石秀的話,而且在面對潘巧云時,楊雄還是有些猶豫,不想下手。石秀卻在旁邊不斷地用言語去刺激,逼著他下手。
楊雄這才狠下心來,殺了潘巧云,最終跟著石秀上了梁山。以前看這段時,一直想不通,楊雄明顯知道潘巧云與裴如海多次相會,為何還要選擇裝糊涂呢?
長大后才懂,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楊雄本就是上門女婿,而且他和潘巧云還是二婚,自然不會在乎那么多。潘巧第一任丈夫姓王,本是縣內的一位押司。
后來二人結婚沒多久,這位王押司就死了。潘巧云既是二婚,又是寡婦,這種在古代算是條件比較差的了,大多數人都會介意的,楊雄這都能接受。
可見他是有一定的胸懷,再加上書中說楊雄并非是薊州本地人,是來投靠親戚的,自然沒有產業。相反潘家卻是本地人,潘巧云前任丈夫是縣內押司。
潘父還是位屠戶,家產不菲,也算是大戶人家了。第二個原因,楊雄多少有點問題,偏偏潘巧云又不是尋常人,書中說,潘安巧云的精神極其旺盛。
書中用: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這樣的詩句來形容她,這也就是為何王押司結婚不久,就死了的原因。
原著中更是用“棋逢敵手,將遇良才”,來形容潘巧云和裴如海這一對。反而是楊雄,書中說他與潘巧云成婚不久,一個月就有二十六七天都不在家。
楊雄身體應該是有問題的,他一直不回家,就是在躲著潘巧云。所以他在得知潘巧云和別人相會時,不愿意去理會,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第三個原因,楊雄很滿意當下的生活,不愿意上梁山。楊雄以前就是個一無所有的外來人士,自從娶了潘巧云后,家產豐厚,衣食無憂,吃得好,住得好。
每天上個小班,下班后喝個小酒,多么滋潤的生活?石秀為何一直攛掇楊雄上梁山?石秀屬于那種一無所有的人士,沒有工作,身上也沒有錢財。
吃了上頓沒下頓,四處干著體力活,掙點吃飯錢。石秀在結識楊雄后,楊雄才把他喊來家里,讓他在老丈人豬肉鋪里打下手,也算是給了他一份工作。
但這種工作跟下人沒什么區別,也不體面,石秀自然是干得不開心,所以他一直想著投奔梁山,出人頭地。偏偏他一個人去,又覺得太過單薄可些。
沒潘巧云這件事之前,石秀就曾幾次提議,一起去投奔梁山,但楊雄卻都選擇拒絕了。人家楊雄家里條件這么好,連仆人都有,憑什么跟你去梁山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
這也就是為何石秀揭破潘巧云的事后,楊雄不愿意去面對的原因。畢竟這種事江湖解決之道,就是殺了潘巧云和裴如海,那么楊雄只能放棄大好的生活,跑去投奔梁山了。
楊雄一直裝糊涂,就是想裝聾作啞,石秀卻不依不饒,把證據擺在面前,逼著楊雄下決斷。楊雄無可奈何下,只能殺了潘巧云,然后和石秀一起上梁山了。
書中楊雄殺完潘巧云后,對著石秀說了一句:“你可害苦了我!”。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楊雄其實心里什么事都明白,也看透了石秀的小心思。
楊雄這個人胸無大志,一生所求,也只不過是想過些不愁吃穿的生活,就很滿足了。這也是他為何會娶二婚女潘巧云的原因,誰讓對方家里條件好呢?
可惜楊雄遇到了石秀這種人,石秀什么都沒有,自然想把石秀拖下水了。楊雄上了梁山后,最終落得了個身死的下場,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