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陽光熾熱而明亮,在這充滿希望的時節,初中部的學生代表們踏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課”。4月10日,同學們走進綿陽飛龍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歷史的遺跡與鮮活的故事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奮進力量。走進鐵爐村,聆聽張勇書記的感人事跡,學習他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清明節作為我國傳統且重要的祭祀節日,承載著人們對先人的追思與緬懷。而綿陽飛龍山作為革命紀念地,更有著厚重的歷史沉淀和不滅的革命精神。此次活動,正是為了讓青年學生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強化責任感與使命感。
地址:烈士公墓廣場
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全體同學肅立,齊聲高歌,激昂的旋律瞬間點燃了現場的愛國熱情。
綿陽富樂學校黨委副書記田莉女士在致辭中深情寄語,號召同學們追隨革命先烈的腳步,將不怕犧牲、敢于吃苦的精神融入學習、生活,珍惜當下幸福生活,勇挑重擔,做愛國精神的傳承者與踐行者。
向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儀式于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隆重舉行。共青團游仙區委書記王耀同志神情凝重,與綿陽富樂學校黨委副書記田莉同志及學校教師代表緩步上前,仔細整理緞帶挽聯,每一寸褶皺的撫平都飽含著對英魂的深切追念。莘莘學子手持素菊列隊前行,朵朵秋菊承載著跨越時空的青春對話,黃白花瓣上凝結的晨露,恰似后輩仰望星辰時眼中閃爍的崇敬之光。這場浸潤著紅色基因的儀式,將永不褪色的信仰密碼鐫刻在新時代接班人的血脈之中。
共青團游仙區委書記王耀同志帶來的主題團課學習,深入講述了游仙革命歷史,深刻詮釋“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的內涵。他鼓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目標,腳踏實地,在學習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青年。團課內容豐富深刻,為同學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全體宣誓環節,同學們聲音鏗鏘有力,誓言字字千鈞,展現出傳承革命精神、奮勇拼搏的堅定決心。
地址:紅軍路
地址:紅軍紀念碑
地址:老紅軍墓
地址:革命戰斗遺址
地址:飛龍山紅色紀念館
在參觀基地的過程中,同學們沿著紅軍路,一路聆聽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追尋紅色足跡。在烈士公墓廣場、紀念碑、老紅軍墓、飛龍山紅軍戰斗遺址等地方,每一處都承載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在飛龍山紅軍紀念館,同學們深入了解紅四方面軍在綿陽展開千佛山戰役、轉戰飛龍山的軍事活動,深刻體會到紅軍精神代代相傳的重要意義。
踏訪鐵爐村,感悟榜樣力量
同學們走進鐵爐村,聆聽張勇書記返鄉帶領村民修路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感人事跡,參觀村里由他主導規劃建設的基礎設施。在張勇書記生前工作的地方,同學們仔細觀看一件件留存的物件,深入了解他無私奉獻的點點滴滴,學習他扎根基層、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鐵爐”精神。張勇書記的經歷與故事激勵著同學們努力成長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筆尖流淌的成長印記
緬懷革命先烈的莊嚴肅穆,聆聽張勇書記扎根鄉村的奮斗故事,學生們在心靈的雙重震撼中,將觸動化作筆下滾燙的文字。一字一句飽含對初心使命的思考,一篇一頁承載著向榜樣學習的決心,這些感悟既是思想的沉淀,更是新時代少年傳承精神火炬、勇擔時代重任的成長宣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