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索再次開大單,近日來自印度新德里電視臺網(wǎng)站、印度新聞社等報道,印度政府批準為海軍購買26架“陣風”M艦載機。其中包括22架單座型,以及4架雙座教練型,合同總金額高達66億歐元,約合74.9億美元。合同預計會在未來幾周內簽署,這些飛機將按印度海軍要求專門改進,部署于印度國產(chǎn)“維克蘭特”號、“維克拉瑪?shù)賮啞碧柡侥干希着瓣囷L”M預計會在37個月內交付,2028年開始形成戰(zhàn)斗力。
折算下來,“陣風”M單價約2.54億歐元(約合2.88億美元),比之前單價2.4億美元購買的36架空軍型“陣風”還要貴。甚至都可以買到2架F-35C艦載機,當然還包括一些定制類優(yōu)化,包括頭盔顯示器、低頻干擾器,和甚高頻范圍誘餌等。當然除了印度這個高質用戶舍得給錢外,考慮到這些年通貨膨脹,以及艦載機技術更加復雜,相對來說這個漲價比率還算正常,當然達索有機會還是要多賺點錢。
“陣風”M艦載機
其實印度外購戰(zhàn)機并不奇怪,而且還專挑貴的買,從當年蘇-30MKI到現(xiàn)在“陣風”,只要好看又貴就覺得戰(zhàn)斗力很強。特別是法制“陣風”入手后,印度一直將它視為絕對主力,宣傳中甚至連五代機都不是對手。所以當印度國產(chǎn)航母“維克蘭特”號開建后,又看不起落后的米格-29K后,早在2022年,印度海軍就開始盯上達索“陣風”M,甚至還邀請了美制F/A-18E/F陪標。
雖然美法戰(zhàn)機都來到印度進行了實機測試,特別是展示了滑躍起飛能力,印度對他們表現(xiàn)也是相當認可。不過印度方面遲遲沒有下單,搞得法國前段時間部署“戴高樂”號航母時,特意跑到印度溜達了一圈介紹“陣風”M很厲害。核動力航母和艦載機親自上門,印度看完之后終于放心,現(xiàn)在交易基本完成達索松了一口氣輪到印度海軍開始等。
“戴高樂”號和度“維克蘭特”號航母聯(lián)合演習
米格-29K和“陣風”艦載機編隊
除了印度海軍這筆大訂單外,印度空軍也在考慮采購114架“陣風”陸基型,用來替換已經(jīng)很老舊的空軍機隊,也就是印度多用途戰(zhàn)斗機項目(MRFA)。該交易除了采購部分法制“陣風”成品機,還計劃雙方合作在印度建立一條總裝線,然后實現(xiàn)印度本土制造組裝,未來才有機會抗衡巴基斯坦空軍JF-17“梟龍”和殲-10CE。只能說印度現(xiàn)在變聰明了,不想一直花重金從外部采購成品機,而是邊買邊造實現(xiàn)“國產(chǎn)自研”。
對法國達索而言,“陣風”已經(jīng)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出口,在各國五代機也開始逐步對外銷售時,暫時應該不會有太大訂單。所以保持本土大規(guī)模產(chǎn)能沒意義,和印度合作建總裝線沒什么問題,更何況以印度傳統(tǒng)實力想要偷師仿制也需要時間消化。因此只要法國愿意把條件放寬松點,印度批量采購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合同總金額甚至超過200億美元相當可觀。
由于印度空軍現(xiàn)役裝備2個“陣風”中隊,印度海軍也將裝備同款艦載型,未來如果還能實現(xiàn)本土生產(chǎn),那么在零部件和維護保養(yǎng)方面可以有效分攤成本、節(jié)約資金?,F(xiàn)在問題在于進度,就算印度現(xiàn)金支付達索也沒辦法短期內供貨,最快時間估計也要等到2032年之后,印度才有可能接收全部114架。當然那時的天空完全不一樣,先不說能不能和JF-17“梟龍”、殲-10CE打成平手,就是殲-36這種六代機都開始裝備了,六代機時代還在“自研”四代“陣風”戰(zhàn)斗機,花重金最后又落后于時代。
“陣風”戰(zhàn)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