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時間,看似小事,實則牽動千家萬戶。近日,深圳市民提議“小學延時至18:30放學”。對此,當地教育局作出回應,課后服務時間原則上至18:00止,有特殊情況需要延時放學的由學校予以妥善安排。
#家長建議小學延時至6點半放學#的話題一時間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延長放學時間,能解決職工家長的接送問題;也有人認為,在校時間太長影響孩子們的快樂成長,不應該無限制地占用老師的時間。
你認為小學生幾點放學比較合理?你贊成延長小學放學時間嗎?
0 1
延長小學放學時間,家長看法不一
對于將“小學放學時間延長到18:30”的建議,家長們的看法并不一致。
有家長表示,自己也有同樣的困擾:
也有網友表示,老師也有家,不想晚下班:
還有網友認為,應該減少大人上班的時間,而不是延長孩子的在校時間:
02
尷尬時間差問題,由來已久
小學課業較輕,放學時間早,影響家長接孩子,已是近年來被多次討論的問題。小學一般在下午3點半、4點左右放學,而雙職工家長下班至少也在5點以后,這個尷尬的“時間差”一直是很多家庭的煩心事。
家長若選擇校外托管,意味著需支付高昂費用且面臨安全隱憂;而學校作為公共資源,是家長較為放心的托管場所。因此,要求學校晚一點放學的呼聲開始出現,教育部門為順應家長需求,鼓勵學校開設課后延時服務。放學以后將不方便接送的孩子繼續留在學校,由老師進行看管,等到家長下班以后再來接,這樣的服務措施,確實讓家長減輕了很大壓力。
其實,早在2021年深圳市教育局就正式印發了《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實施意見》,明確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段的實際情況,原則上在正常上課日的下午放學后開展1-2課時的課后服務,結束時間不超過18:00。這一舉措當時得到了歡迎。但現在看來,即便是課后服務延長到了18:00,如今仍然是眾口難調。
家長提議延時的核心矛盾在于,標準化的“教育時鐘”與普遍存在的“職場時鐘”難以同步。雙職工家長很難保證準時下班,及時趕到學校,部分家長因為來不及接送孩子所以希望延長放學時間,也是出于無奈。
正因此,《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 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推動孩子的放學時間與父母下班時間銜接。
近年來,全國各地一直在積極想辦法。天津中小學全面推行課后服務模式,北京推出中小學生階段的課外活動計劃,上海公辦中小學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浙江杭州的課后服務被家長稱為“晚托班”。
針對現實問題,多地教育部門也在盡力盤活多方資源。比如,針對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不少地方已經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專業人士或志愿者參與課后服務;又比如,不少學校還利用了周邊現有資源,在課后服務時間組織同學們去大學操場、圖書館等地方活動。
03
延時放學,“萬能解藥”?
延時放學,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嗎?
如果延時放學成為常態,學校成了小學生們放學后也無法逃離的“第二課堂”。長時間被限制在學校環境中,孩子們自由玩耍、探索興趣愛好的時間被擠壓。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需要充足的戶外活動來強健體魄,需要自由自在地探索世界來激發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放學后的時間都被學習填滿,孩子們很容易產生疲勞、厭煩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教師群體的處境同樣不容忽視。當前,教師們的工作負荷已然不輕,備課、授課、批改作業等任務本就繁重。倘若再延長放學時間,他們不僅要承受更長的工作時長,還會犧牲大量陪伴家人的時間。長期處于這種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教師們的身心健康將受到威脅,教學熱情和工作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接送學生,一直是家長的痛點和難點,解決起來不能只靠學校。或許也可以從單位、企業端發力,比如協調雙職工的一方單位對家庭特殊情況者實行彈性工作制,可以允許其提早上下班。前不久多地出現“共享奶奶”接孩子放學,也是可以推廣的做法。
關于提議小學生延遲放學問題
你怎么看?
你家是怎么解決接娃問題的?
歡迎留言討論
編 輯 | 馬瑞
綜合 | 廣東廣播電視臺 封面新聞 極目新聞 澎湃新聞 紅網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