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俠氣?是李白筆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鋒芒,亦是莊子“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逍遙;是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的決絕,更是張志和“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淡泊。
今日精選六首絕美俠詩,帶您感受跨越千年的江湖風骨。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唐代】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俠客行》是詩人李白以夸張的筆墨,從游俠的服飾開始:“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僅二十個字,仿佛全是寫物而不寫人。但當時游俠兒的氣勢、風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現在眼前了。
因為詩人并不是為物而夸張地寫物,而是處處著眼于人的精神氣勢而寫物。“縵胡”的“纓”,“霜雪明”的”吳鉤”,“颯沓如流星”的“白馬”這些當時流行的任俠服飾,不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縱、慷慨之氣,把物都寫活了。
《寄黃幾復》
【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試想,要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和別后思念之殷,不那么容易。詩人卻選了“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書寫。
“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和飄泊: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
《臨江仙·夜歸臨皋》
【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當塵世的紛擾讓人疲憊,駕著小船消逝在江海之中,將余生托付給大自然,這是對自由的極致追求。沒有了世俗的束縛,遠離了功名利祿的追逐,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風的輕撫,水的流淌,享受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當以這種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便回歸了生命的本真,在山水之間尋找真正的自我,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讓靈魂在自由的天地中得到升華。
《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代】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自古詩人多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陸游滿襟衣的酒痕,正說明他與“詩仙”“詩圣”有同一嗜好。
詩人“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年過半百才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詩人自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調侃自己。
《臨安春雨初霽》
【宋代】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腦補十萬字武俠小說了。
處江湖之遠,從這兩句詩中品味出凡間煙火氣,卻又清麗脫俗。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
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于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本文原來源:“聽讀古詩詞”,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