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公司從創立第一天起,就充滿爭議。
其第一個產品是手機,賣點很明確,就是便宜,比當時的領導品牌便宜很多。他們推出首款1000塊以下的智能手機,確實取得了一定成功。當時,小米市場宣傳人員及公關部對外號稱“得屌絲者得天下”,稱客戶都是屌絲。后來,涉事小米員工被開除。
之后,小米進入越來越多市場,做電視、空調、電飯煲、收音機、插線板等各種小玩意。小米的戰略很簡單,就是通過供應鏈手段把產品做便宜,然后共享小米品牌進行銷售。理論上,這是極具性價比的營銷戰略。小米自己設計,找外部工廠代工。小米設計能力很強,但代工不由自己做,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其產品質量不穩定是大家公認的。
品牌方面,小米方向很簡單,就是把雷軍的“高級人設”嫁接到小米的廉價產品上。小米一直主打性價比,雷軍有學法出身、中國首富等諸多光環,將這些光環嫁接到小米的便宜產品上,看似占便宜,實則有很大隱藏風險。首先,產品不是自己生產,雖可設計,但需委托他人生產。如今,越來越多小米代加工廠家抱怨,自己將技術、設計、圖紙都給了小米,結果小米卻找了更便宜的廠家代工。如此控制成本,很難保證產品質量。
從品牌角度看,小米公司把所有寶都壓在雷軍一人身上。雷軍身上光環不少,有些真實,有些虛假。比如,說他是湖北狀元,但他連班上狀元都不是,高中成績只是中游;說他在武漢大學時很厲害,可他在大學也默默無聞。
小米市值最高時1萬多億,但雷軍在小米的股份才9%,算下來也就1000多億,和中國首富孫三莎、張一民四五千億人民幣的體量差距很大。把諸多不真實的東西加到雷軍身上,虛構其輝煌歷史,將小米廉價產品與雷軍“高級人設”掛鉤,這種做法很危險,這是典型的流量網紅做法。企業做到大規模后,不能再走這種路線。
關于小米公司究竟值不值1萬多億市值,我談談看法。若小米是做手機的公司,對標蘋果,蘋果市盈率長期在15 - 20倍,小米市值到1萬多億時,市盈率是60倍,比蘋果還高3倍。若說它是做汽車的公司,比亞迪是全球第五大汽車制造商,盈利比小米多很多,其市盈率才30倍,小米卻有60倍。
若說它是科技公司,對標英偉達,英偉達市盈率是37倍,小米毛利10%多,凈利潤5%,市盈率居然比英偉達還高。所以,我覺得小米1萬多億的市值被嚴重高估。
很長一段時間,小米不能被批評。若有人批評,不管是米粉還是其他什么人,統一說法是“你有什么資格指導雷軍”“你給雷軍提鞋都不配”,這種說法很庸俗。公司做到1萬多億體量后,要認真思考公司戰略和未來發展方向。小米現在把精力都放在銷售上,雷軍作為董事長,每天工作就是對著一幫人拍短視頻。
看看馬云,在思考公司戰略,很多大企業家都默默做事。董事長不應做具體執行的活。這次小米的反應也很糟糕,一流的銷售,賣貨厲害,但二流的公關,處理危機時反應不得當,找很多亂七八糟的水軍到處刷,一是把責任推給死者,二是平攤傷害,說其他品牌也一樣,干嘛只罵小米。雷軍作為董事長,做出把自己光環嫁接在小米廉價產品上這種不堪一擊的企業戰略,我認為不可行。事實上,在做汽車方面已有所體現。所以,我覺得1萬多億市值只是過眼云煙,這只是我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