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份正值各地體育中考,不少初中女生面臨一個現實難題:萬一考試當天“大姨媽”突然造訪,痛經、乏力,還怎么沖刺?為了不在考場上“掉鏈子”, 部分女生和家長選擇服用避孕藥或注射閉經針等干預措施。這些方法是否安全?存在哪些風險?記者就此采訪了江蘇省中醫院婦科副主任中醫師馬蔚蓉。
圖源:視覺中國
體考現“調經焦慮”
短期干預有健康風險嗎?
“孩子下次月經正好是體考當天,申請延考的時間已經過了,現在只能通過吃藥來調整。”南京體育中考于4月7日至19日舉行,近期一位南京家長的發帖引發廣泛關注。
該網帖引發諸多家長留言,許多家長表達了類似的擔憂。有家長稱,孩子提前注射了推遲經期的針,但未起效,現在不知所措。更有家長質疑藥物干預的合理性:“為了應試服用激素藥物值得嗎?這類藥物對青春期女生的副作用很大,可能擾亂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生理周期,實在得不償失。” 這一觀點得到部分家長認同,有人明確表示:“寧愿孩子少考一點分,也絕不讓孩子冒健康風險。”
“每年中高考體測前,都會有不少家長來咨詢,希望用藥把女兒的月經推遲,以免影響考試的發揮。”馬蔚蓉主任介紹,月經是女性雌孕激素定期分泌導致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及出血,可以通過激素來調節。若考試時間與月經周期沖突且無法申請延考,可通過短效口服避孕藥和口服孕激素來調整月經周期。短期用藥干預不會對孩子的卵巢功能、骨密度產生不良影響,結束用藥后下次月經就可以恢復正常。
馬蔚蓉主任表示,目前有兩種方法能夠調整月經周期,需根據個體情況選擇方案:
1.全周期療法:需要提前1個月開始規劃。以4月10日體測為例,如果女生3月上旬剛經歷經期,可服用短效復方口服避孕藥(COC),如屈螺酮炔雌醇片。該藥需月經期開始服用,每日1粒,連續口服到體測結束,服用期間若有異常出血,可酌情加量至每12小時1片,血止后再減量為每日1片。部分COC兼具降雄激素作用,適合多囊卵巢綜合征、痤瘡以及既往有異常子宮出血的女生。
2.后半周期黃體支持療法:適用于臨近經期調整。若體測前1周左右就診,可單用孕激素,連續服用10-14天至考試結束。
倘若周期比較亂,馬蔚蓉建議可入院進行B超檢測,根據內膜厚度用藥:內膜較厚者適用孕激素;內膜較薄者建議口服COC。
“閉經針”適合青春期嗎?
專家警示潛在健康風險
不少家長擔心激素藥會對孩子的健康造成風險。對此,馬蔚蓉表示,孕酮類藥物可能會引發頭暈、嗜睡等類似早孕的反應,但現代天然孕酮的分子結構接近人體,因此副作用較低。她建議可以提前一個月試服以測試耐受性,如果有不適需要調整方案。“COC中新一代藥物已經降低了雌激素的含量,安全性更高。”她表示,青春期女生用藥需要關注惡心、嘔吐等短期反應,且不建議長期使用。“COC長期使用可能會增加血栓、肝腎負擔以及乳腺刺激的風險。”她提醒,所有推遲月經的方案均存在失敗或中途異常出血的風險。若在藥物選擇或服用過程中出現異常癥狀,應及時前往婦科門診就診。
吃激素藥會導致發胖嗎?專家澄清,調整月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屬于性激素,與容易導致肥胖、骨質疏松、庫欣綜合征等的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等)不同,短期使用不會引發肥胖的副作用。“雌激素會有一點水鈉儲留的作用,但相對是很溫和的,不是長期使用的話不會有問題。”
對于不少人推薦的“閉經針”,馬蔚蓉不建議使用。“閉經針屬于GnRh-a,主要用于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如子宮腺肌瘤、子宮腺肌癥、巧克力囊腫等,不適用推遲月經的青春期女生。因為它可能會引發低雌激素狀態,導致潮熱、出汗等更年期癥狀。”
專家建議,女生在考前可以多吃含鐵食物(如牛肉、菠菜)、喝溫水,避免冷飲。痛經的女生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止痛藥,以緩解痛經、頭痛等不適。同時,應避免過度焦慮,實際上月經對身體高強度運動的影響遠小于心理暗示的影響。保持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能夠應對經期的挑戰。
通訊員:劉成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萬惠娟
校對 石偉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