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江 鄒星雨
當前,水稻育秧迎來關鍵時節。在位于廣元市昭化區衛子鎮新榮村的王家貢米研究所,新一年水稻品種選育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在王家貢米研究所實驗田里,村民們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用傳承千百年的水田育秧技術培育秧苗。一邊是村民們用特制的木制"秧刮"起壟,一邊是播種覆膜的忙碌景象,一幅浸染著農耕文明底色的春耕圖正徐徐展開。
“此次水稻品種選育工作共有泰香優美玉、蜀香優636、王家貢米研究所自選自育的優質常規水稻品種等水稻品種170余個。”昭化區王家貢米水稻研究所首席專家陳定全介紹,“通過試驗示范、觀察記載和采收后的米質鑒定,最終將篩選出適宜在我區生長的王家貢米主推品種和稻鴨、稻漁的主推品種,這些水稻品種將會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
聚焦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大力實施種業創新攻關行動。近年來,昭化區還通過科技賦能,采用航天育種和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不斷培育更優質的王家貢米水稻品種。接下來,新一年航天育種即將啟動,而這一科研項目預計也將在今年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是第六代航天育種試驗,共有1600多個株系材料,預計可篩選出500余個材料。篩選后的株系材料在進行品質鑒定后,可以在明年進行大面積示范種植。”陳定全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