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在楊浦公園內漫步的市民游客有驚喜,靠近隆昌路進出口的一條主干道上鋪滿了粉色的花瓣,與此同時,上海市首條櫻花市級林蔭道——江灣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兩側的人行道也鋪上了令人心醉的花毯。
今天(4月11日),楊浦區綠化市容局宣布,即日起至4月17日,江灣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暫時調整清掃保潔模式,開啟“落櫻不掃”。
浪漫:“落櫻不掃”限定一周
關山櫻是晚櫻的一種,花期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因為花瓣層層疊疊且花量大,與松月櫻、普賢象櫻并稱“晚櫻三巨頭”。目前,關山櫻是上海種植數量最多的晚櫻品種之一。
江灣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種植的就是關山櫻,相比河津櫻、染井吉野櫻等上海普遍種植的櫻花,其形成的花毯景觀效果更佳。
它們不僅花美,葉子也很美,進入秋季時為橙黃色,能在無花時節撐起一片秋色,避免了花開一季的遺憾,也保證了城市道路景觀的延續性。
自2020年首次探索以來,楊浦區春季開啟“落櫻不掃”精細化保潔模式已進入第6個年頭。近兩年,根據花期和天氣,落櫻不掃開展時間分別為2023年的4月18日至23日、2024年的4月15日至21日。綠化市容部門表示,今明兩天將出現陣雨,推薦市民晴天前往,落櫻景致更佳。
楊浦區綠化市容部門表示,“落花不掃”并非再也不掃,每天的落花不能隔夜,保潔員要在黃昏后清掃,讓路人第二天有新鮮的落花欣賞;遇到陰雨天,花瓣不保留,所以現在清掃的勞動強度和精細程度反而要高過以前。
啟動“落花不掃”后,天氣晴朗的時候,道路清掃員會在路人集中出現的時間段,把被風吹亂了造型的花毯恢復到“飽滿”的樣子。還要經常翻找、撿走混在落花中的煙頭、飲料瓶罐、塑料袋等垃圾,確保留下“純粹”的落花供路人欣賞。
城中落花美景并非“與生俱來”,必須足夠優待櫻花樹,才能換來來年春天那一兩周的“驚艷”。綠化市容部門倡議市民游客不亂丟垃圾,不晃動枝木,一起守護春季這份限定的浪漫。
江灣城路上的落櫻。 陳璽撼攝
江灣城路上的落櫻。 陳璽撼攝
細心:困難道路將吹沖毛絮
在晚櫻制造幸福的同時,上海的懸鈴木、楊樹、柳樹等植物正在產生毛絮,令易過敏人群煩惱。
上海正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盡量減少“飄絮季”的困擾。在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今天舉辦的局長接待日活動中,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副局長朱心軍表示,從去年冬季至今,上海開展了大規模的行道樹修剪,絕大部分懸鈴木果球得到控制,從根源上減少了飄絮的產生,近期,上海部分城區還將以物理吹沖方式對懸鈴木果毛進行應急防控。
截至去年的統計顯示,上海有行道樹178萬多株,其中懸鈴木占比約28%,部分老城區懸鈴木占行道樹總量的比例更高,如“南內環”區域(東起中山東路,西至中山西路,南起中山南路,北至延安高架),高達85%;還有“衡山路”區域(東起陜西南路,西至華山路,南起肇嘉浜路,北至淮海路),占比更是高達90%。
然而,這些行道樹以懸鈴木為主的區域,往往由于樹形過于高大或所處路段情況復雜等原因,無法實施冬修或冬修的效果不佳。這種情況下,上海近年試點的物理吹沖方式“挺身而出”。
朱心軍介紹,根據目前排摸的情況,上海計劃對黃浦、徐匯、靜安、長寧、浦東、寶山、閔行、松江、奉賢、崇明10個區的145條段“修剪困難”道路開展物理吹沖,預計覆蓋懸鈴木2.6萬株,其中56.6%的懸鈴木飄絮程度較為嚴重。
上述10個區中,黃浦、徐匯、靜安、長寧、浦東等區的懸鈴木道路因飄絮程度相對較重,計劃在近期吹沖兩次,緩解因車流、風力作用產生的“二次飄絮”污染,其他道路有需求的可視情增加吹沖頻次。
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海懸鈴木果毛飄散的情況比較明顯。
果毛本身沒有毒害,但對于一些體質敏感人群,可能帶來呼吸系統不適等困擾,建議“飄絮季”穿長袖、戴口罩、戴防護眼鏡,基本可以避免果毛帶來的影響。
如果不慎讓果毛進入眼睛、接觸皮膚,致使發癢,切記不慌、不揉、不撓,立即用干凈涼水沖洗或濕紙巾輕輕擦拭,也可用濕毛巾冷敷。如果出現嚴重過敏情況應及時就診。
修剪技術到位,“理發”后的懸鈴木就像一只高腳杯。 陳璽撼攝
霧炮抑塵車對準半空噴出水霧,用水將果毛裹挾到地面。 陳璽撼攝
原標題:《幸福的落櫻和惱人的飄絮同時出現,上海用浪漫和細心回應》
題圖來源:陳璽撼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陳璽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