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8個小時,吉利銀河星耀8將正式開啟預售。
作為銀河品牌搭載雷神EM-P超級電混的首款車型,也是其首款中大型豪華轎車,從銀河E8到星耀8,很多人都在關注,圍繞著這款被寄予厚望的「旗艦」車型,吉利究竟要顛覆些什么?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預售發布會中,吉利究竟要講些什么?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的輿論場中,「對標比亞迪」似乎成了自主品牌沖擊B+級新能源市場的「固定動作」。這是因為過去兩年,憑借著秦、漢DM-i等車型實現規模向上的比亞迪,幾乎定義了新能源時代該細分市場的競爭規則——大空間、低油耗、高性價比。
但吉利的戰略視野顯然不止于此:當前者圍繞著燃油經濟性與家用場景去做切割和深耕,吉利敏銳地捕捉到一個被忽視的「價值洼地」——B+級豪華轎車市場的“操控與質感”空白。
因此,當今天所有人都認為,星耀8是奔著比亞迪來的時候,偏偏沒人注意到,在脫離比亞迪的既定框架外,星耀8真正對標的「對手」其實不是別人,而是寶馬。
從星耀8開始,調轉矛頭的吉利,瞄準的將不僅僅是國內市場當中圍繞著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們,更是要后合資時代中,在B+級豪華轎車的細分領域里掙爭出一片天,在寶馬碗里搶飯吃!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網絡
1
光環褪去,吉利瞄準「老法師」
俗話說,「人生繞不過一臺3系」。在過去的燃油車時代,B+級豪華轎車市場向來是寶馬3系的天下。作為寶馬品牌的靈魂,憑借著精準的轉向、扎實的底盤以及澎湃動力,寶馬3系一直以來都是運動性與實用性結合的典范,也因此獲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和認可。
但隨著新能源浪潮的洶涌而來,人們發現,圍繞著寶馬3系的光環竟然開始「褪色」了。2024年,寶馬3系的總銷量達到14.4萬輛,盡管在B+級豪華轎車市場仍然占據「頂流」,但其中純電版i3僅占5%,插混版330e更是不足2%,其余銷量仍依賴于燃油車型。
相比于主動為之,對于寶馬來說,這一顯性的規模結構似乎更多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圍繞著寶馬3系過去在燃油時代積累的品類優勢、價值,似乎并沒有在新能源時代得到繼承。相反,受制于純電使用過程中的續航焦慮、補能效率以及逆向平臺開發帶來的駕駛質感的差異,讓越來越消費者對于其新能源車型望而卻步。
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對于一款好開的新能源B+級豪華轎車沒有訴求。只是,在圍繞著市場做逆向溯源的階段,人們發現,沒有人能夠拿出來一款產品,在兼顧油和電的同時,結合一款車的操控性能、駕駛質感再做到極致!
回看過去一年B+級轎車市場的表現,不可否認,比亞迪或許是其中唯一能夠在這一細分中與寶馬3系「分庭抗禮」的新能源品牌玩家。數據顯示,2024年,比亞迪漢DM-i的總銷量為14.12萬輛,與寶馬3系十分接近。
但在這個過程中,比亞迪解決的實際上更多的是「燃油經濟性」的問題,而在兼顧車輛的駕駛樂趣、性能調校方面,實際上是令人失望的。
從這個維度來看,恰恰是脫離比亞迪的視線,瞄準寶馬在新能源市場里的缺位,是吉利在如今愈加激烈的新能源市場競爭中看到的機會。畢竟,相比規模而言,通過占據寶馬在這個過程中失落的話語權,帶來的價值顯然更具吸引力。
否則,對于銀河這樣一個品牌來說,如果單純只是尋求規模的增長,斷然沒有理由把星耀8作為第一款新能源產品,去開辟三檔技術路線在終端市場的可能性。
2
從銀河E8到星耀8,吉利「攻守易勢」
事實上,不僅瞄準寶馬3系,即便延伸至整個新能源B+級轎車市場,目前來看都是一個「空白」區域。
一方面,曾經占據B+級轎車市場主導地位的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力日漸衰落。
以日系車型如雅閣、亞洲龍等為例,其油電混動版本銷量慘淡。2024年,雅閣PHEV除12月銷量突破1千輛外,月均銷量均僅幾百輛;而亞洲龍雙擎自去年7月改款后,雖然總體銷量拉升,但更多集中在燃油版本,油混版本銷量不足5%。
這種衰退不僅源于技術路徑的保守,比如豐田堅持HEV混動路線,忽視插混市場的政策紅利與用戶需求;更暴露了合資品牌在智能化、電動化浪潮中的結構性矛盾。以亞洲龍雙擎為例,其車機系統的落后,與自主品牌之前形成的顯著「代差」,也被視為今年年初銷量下滑的主因。
另一方面,過去在燃油車B+級車市場一直處于「失位」狀態的自主品牌們,也并沒有真正改變這一處境。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本質上,除了比亞迪漢DM-i等車型,以燃油經濟性、家用屬性的突出占據一定的話語權外,也同樣缺乏一款新能源產品能夠同時滿足 “性能、豪華、智能” 三大核心需求。比如小鵬 P7+、蔚來ET7等新勢力車型,聚焦純電賽道,未能覆蓋混動市場的主流需求。
換句話說,在新能源B+級轎車這一細分市場中,目前來講,并不是缺乏增量空間,而是缺少一款真正「能打」的產品。在這個過程中,誰能在傳統燃油與新能源之間,挑起這一細分市場的大梁,對于任何一個中國品牌來說,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么圍繞著星耀8這款中大型旗艦電混,搭載的是性能更強的EM-P,而非更省油的EM-i。前者通過3擋DHT變速器,確保車輛在行駛時出色的動力輸出、駕駛體驗;后者則在變速器設計上更加簡潔,側重于經濟性與日常實用性的考量。
從銀河E8到星耀8,改變的從來不只是名字的問題,而是吉利圍繞整體新能源體系,在建設過程中戰略打法的偏移。
3
比油電混更省,比增程更高級」
那么,如何在B+級豪華轎車傳統燃油與新能源之間做更好的過渡?這考驗的是吉利在這個時代上,圍繞產品力打造的一些感知。在銀河星耀8,人們最直觀看到吉利在新產品的變化,尤其是相比過去新能源B+級轎車市場中的產品升級,主要圍繞著兩個層面:1、比油電混更省;2、比增程更高級。
得益于雷神EM-P超級電技術的高熱效率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統,星耀8在綜合扭矩達到605N·m,零百加速僅需6.49秒的情況,百公里饋電油耗僅為3.67/100km,綜合續航里程也輕松突破1400公里。相比之下,以油電混動為主要技術路線的雅閣PHEV,在饋電狀態下的油耗要達到4.88L/100km。
而對比增程,雷神EM-P超級電混則更加顯示出技術路線的優越性。盡管目前來看,增程仍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電池技術、動力架構等技術的革新,增程技術的短板日益凸顯。比如依賴發動機發電導致的高速行駛時油耗較高;動力系統結構復雜,導致車輛自重增加,續航打折;技術門檻低帶來的產品同質化嚴重。
基于此,今年年初開始,增程市場出現明顯下滑。以賽力斯為例,作為增程車領域的重要代表車企,今年一季度賽力斯銷量僅為5.46萬輛,同比下降42.47%,幾近腰斬。增程車在市場終端的冷遇和下滑,本質上也展現出今天外界圍繞增程技術長遠預期的思考邏輯。
相比之下,在行業專業人士曾做過調查,圍繞不同混動技術路線做了系統且全面的對比分析后,從結構精密性和實際使用訴求來看,雷神EM-P所代表的三檔串并聯混動構型,就是目前所有的混動技術路線里,性能最好、技術最優的解決方案。
隨著如今星耀8的預售,不僅是一款車型的推出,更是吉利向行業發出的「宣言」:在電混技術的關鍵窗口期,作為這一技術路線的集大成者,星耀8既滿足了B+級豪華轎車用戶對「無短板」的需求 ,更以「中式豪華」的身份,在寶馬等統治的重大習慣豪華轎車市場撕開一道扣子。
基于此,疊加自主和合資兩方面的市場空缺,以及油電混、增程兩方面的規模釋放,圍繞著在星耀8上市之后究竟能夠占據多大的市場,產生多大的體量,似乎也就不難預見。即便參考比亞迪漢DM-i的規模,至少也要有月銷1萬輛的水平。
在B+級豪華車轎車市場當中爭出一片天;圍堵新能源細分操控與質感的市場空間,不給寶馬留一口飯;在電混的時代趨勢下,做技術的最優解!這些或許是今天圍繞著銀河星耀8在預售開啟之前,最值得外界關注的幾個核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