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職業、新業態不斷涌現,為年輕人就業帶來新機遇、新選擇。近日,江蘇省人社廳、省科技廳、省工信廳等7部門聯合發布了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全媒體運營師、商務數據分析師、鄉村建設工匠等47個技能人才評價技術資源重點開發項目,涵蓋多個新興領域。這意味著,江蘇勞動者以后在家門口就可以報考這些職業認證了。這些新職業的證書具體在哪里培訓、報考?
官網截圖
此次發布的47個項目中,有39個是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題庫開發項目,8個是行業評價規范開發項目。這些項目緊密圍繞江蘇經濟發展需求,重點聚焦新職業、先進制造業、數字產業、鄉村振興等領域,為技能人才提供更精準的評價服務。
據江蘇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介紹,今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為依據,加大新職業、新工種技術資源開發力度,聚焦制造業技能根基工程,緊密圍繞江蘇省先進制造業集群、低空經濟、數字產業、鄉村振興、康養計劃和銀發經濟等重點方向,確定了47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評價標準和題庫開發項目。為江蘇省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
此次開發的項目中,24個圍繞新職業新工種,包括智能網聯汽車裝調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碳排放管理員等,為從事新興行業的勞動者提供職業認證通道。
為服務江蘇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50條重點產業鏈,項目還涵蓋了物聯網安裝調試員、智能硬件裝調員、發酵工程制藥工、化學合成制藥工、生化藥品制造工、基因工程藥品生產工等職業,助力制造業技能人才提升競爭力。
在數字經濟和智能化轉型背景下,信息安全測試員、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全媒體運營師(直播運營)等22個職業評價項目,將幫助從業者適應新技術發展需求。
此外,鄉村建設工匠、農機修理工、農機駕駛操作員、動物疫病防治員、醫療護理員、健康照護師等6個項目,將重點服務鄉村振興、銀發經濟和“一老一小”民生需求,為相關行業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記者了解到,在這些評價資源開發完成后,江蘇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將會以目錄形式向社會公布,廣大技能勞動者可以通過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方網站,查詢可開展評價的職業目錄和相應的評價機構信息進行報考。
業內人士提醒,建議有意考證的勞動者選擇正規培訓?,優先選擇人社部門公示的備案機構,如常州技師學院、蘇州智能制造培訓基地等。?新職業考試側重技術應用,建議通過企業實習或項目實踐提升技能。
對于這些新職業,大眾既覺得新奇又困惑,躍躍欲試又有點顧慮。實際上,新職業培訓已經在社會各界開展了。以全媒體運營師為例,在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方面,多個賽事的舉辦促進了全媒體運營師人才的培養。2024 年10 月,由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舉辦的 “江蘇工匠” 崗位練兵職業技能競賽活動 ——2024 年江蘇省數字技術應用職業技能競賽 “全媒體運營” 賽項全省總決賽在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該賽事是省人社廳一類競賽,全省近千人報名參賽,最終選拔 100 多名選手參加全省總決賽。競賽對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三級,圍繞全媒體運營師工種要求設置理論和實操兩部分,時長共計 4 小時,全面考察選手的專業技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在多個高校也已經開始重視推動培訓。例如,2024 年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辦 “AI 賦能,智啟未來” 生成式 AI 與生產力工具實戰演練培訓。培訓吸引了大量學生參與,旨在提升學生的工作效率與創新能力。培訓師對生成式 AI 工具的使用進行詳細講解,涵蓋利用秘塔 AI搜索引擎、通義萬象和 KIMI 等工具提高辦公效率的內容。
據一項聯合多所高校的隨機調查顯示,近20%的大學生畢業后傾向選擇靈活就業形式,高校學生愿意從事的新職業中數字經濟類職業占比最高,達到37.4%。其次是生活服務類職業,占比29%。最受關注的十大新職業分別為自媒體運營、整理收納師、電商主播、直播運營策劃、兒童陪伴師、健康管理師、寵物訓導師、陪診師、養老護理員及視頻創推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校對 盛媛媛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