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10日,馬云現身阿里云新財年啟動會并發表演講。他表示,科技人員的責任,不是讓AI取代人類,而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服務人類。馬云指出,今天阿里云的資源和技術人才,既是發展云計算和AI的信心所在,更是責任所在。科技的意義是要讓人類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是讓所有的普通人從中受益。
馬云進一步闡述道:“我們不是去追求讓機器像人,而是讓機器去理解人類,像人類一樣去思考,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
阿里巴巴一直在云和AI領域積極布局,早在2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時,吳泳銘就在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透露,未來三年阿里在云和AI的基礎設施投入預計將超越過去十年的總和,還將大幅提升AI基礎模型的研發投入,確保技術先進性和行業領先地位。
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將其視為國家戰略重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人工智能+”單獨列為政策章節,明確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推動大模型技術在更多領域落地應用。此外,國家還規劃了“東數西算”等全國性戰略,加強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資本和人才的驅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已步入世界前列。《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年度)》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同比增長13.9%。2024年9月,國家工信部披露,當前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在人工智能產業各個環節都已經培育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具體包括除了阿里巴巴還有華為、科大訊飛、騰訊、百度、商湯科技和寒武紀等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譽院長張鈸,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上雖有優秀人才,但缺乏頂尖人才,需大力加強創新人才培養。由于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算法不安全、不可信等問題,他在 2016 年提出發展第三代人工智能,要發展相關基礎理論以解決安全性問題,推動產業發展。他還以 ChatGPT 為例,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最新發展 —— 大語言模型,認為大語言模型實現了生成領域的三大突破,向通用人工智能邁出了一步,但要真正實現通用人工智能依舊任重而道遠。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