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初解語,好事正釀。4月9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公益活動在南京舉行——羅德國際馬術學院聯合南京鼓樓星啟點兒童康復中心、南京市長平路小學師生志愿服務團隊,共同舉辦了“馬背上的星星”關愛孤獨癥兒童公益活動,為“星星的孩子”帶來了一次難忘的馬術體驗。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拉開帷幕。20名來自星啟點兒童康復中心的孤獨癥兒童與長平路小學的孩子在家長和志愿者的陪伴下,開啟了他們的馬術探索之旅。
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馬術知識課堂。南京羅德國際馬術學院總經理彭彭用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和專業的醫學實驗數據,向家長和孩子們介紹馬術對于治愈“星星的孩子”的獨特作用。據了解,“具身結構化馬術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輔助干預手段,對孤獨癥兒童癥狀具有改善作用,能夠提升他們的感知能力、社交能力,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從而更好地融入學習和生活之中。
“以前一直在特殊機構上幼兒園的陽陽(化名)、小樹(化名)和鄒鄒(化名)現在已經在普通學校上學,和同學們融合得很好。”彭彭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通過馬術干預,很多孩子取得了良好的康復效果。
隨后,孩子們在教練的引領下來到了馬房,近距離觀察馬兒們的生活環境。引導老師熱情地為孩子們介紹馬兒的生活習性,耐心地鼓勵他們與馬兒互動。孩子們看到身形比自己大很多的馬兒,都有些畏手畏腳,但心中對動物天然的好奇讓他們也忍不住與馬兒親近。在引導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很快便開心地與馬兒互動起來。
馬術騎行體驗是大家最期待的一個環節。在專業教練和志愿者的協助下,孩子們輪流坐上馬背。不少孩子雖然內心恐懼,但在老師與父母的安慰下還是勇敢地騎上馬背,隨后在教練耐心的引導下順利完成了騎行體驗。
活動最后,孩子們與馬兒喂食互動并合影留念。在前面兩個互動環節的鋪墊下,孩子們面對馬兒顯得格外開心與熱情。
馬術,是一項跨越語言與障礙的運動。記者在現場觀察到,短短半天的活動時間里,不少孤獨癥孩子逐漸打開心房:從最初的緊張抗拒到后來的主動參與,這些進步雖然細微但卻珍貴。
李炫彤是一名四年級的學生,她所在的長平路小學一直致力于促進融合教育,因此她此前也曾參與過類似的公益活動,“很開心能來到這里和大家一起體驗馬術。”
南京市長平路小學黨支部副書記田田在活動結束后深有感觸:“今天的活動不僅讓孤獨癥的孩子們受益,對我們的學生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田田鼓勵學校里所有的孩子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來,她認為,培育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非常重要,只有在這樣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才能促使他們將這份責任內化到心里。
南京鼓樓星啟點兒童康復中心主任魯文雯表示,很欣慰看到普通學校的孩子和孤獨癥的孩子互幫互助,希望所有人學會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差異,“我們期待更多這樣的平臺,讓不同特點的孩子在合作中理解愛、學會愛。”
據悉,“馬背上的星星”公益活動已經持續舉辦十三年。南京羅德國際馬術運營總監杰西卡表示,未來將繼續開展類似活動,并計劃建立長期幫扶機制,讓更多“星星的孩子”能夠感受到馬背上的溫暖。
實習生 費斯貽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龍秋利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