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群體有太多故事值得被看見。”導演沙漠在談及電影《不說話的愛》時,眼中閃爍著堅定。這部由張藝興主演的電影正在上映,故事最早源于沙漠參加綜藝時拍攝的催淚短片,以聽障人群為切口,講述了一段跨越語言隔閡的父女深情。“沉默的吶喊震耳欲聾”,許多觀眾都主動備好紙巾走進影院。
幾年前,一條關于“中國首位聽障律師”的新聞觸動了沙漠。他深入聾人群體調研,因而看到無聲世界里的生命力同樣澎湃。這顆種子在陳凱歌導演的鼓勵下生根發(fā)芽。憑借這個短片,沙漠在參加愛奇藝綜藝《開拍吧》時獲得了“最佳青年導演”榮譽,成為長片創(chuàng)作的序章。
僅僅一部短片,并沒有滿足沙漠講好這個故事的心愿。聽障群體與社會碰撞的復雜性遠超想象。兩年間,他與編劇付丹迪持續(xù)走訪聾人家庭,收集了大量真實故事。“他們渴望表達,卻常被困在信息繭房中。”沙漠在電影中融入的聾人被騙的情節(jié),便來自近3000萬聽障人士的普遍困境,他們的單純與閉塞,讓欺騙成為一把鈍刀。
長片將視角聚焦于聽障父親小馬與健聽女兒木木的親情羈絆。沙漠試圖通過這對父女,展現聾人與健聽世界的碰撞與交融,“愛無需聲音,但需要被聽見”。而木木母親這個角色,則展現了常人視角里與聽障人群打不破的那堵墻,黃堯飾演出了角色的崩潰與歇斯底里,也讓人感到無奈與嘆息,她并非冷血無情,只是因為始終走不進聾人的世界而心灰意冷。
“小馬的要強和執(zhí)著,和張藝興在性格上是重疊的。”沙漠對這位男主角的選擇毫不遲疑。他表示,張藝興看完劇本很興奮,這是他一直在等的一個角色。為了塑造好聾人爸爸,張藝興用兩個月苦練手語,拍攝間隙甚至能與聾人群演自然“交談”,大家圍成一個圈,這樣聾人可以看到四周的手語內容,溫暖而熱烈。
“張藝興的法庭獨白戲拍完,現場一兩百人自發(fā)鼓掌。”沙漠回憶道。這場戲拍攝時來了很多群演,他就坐在隔壁的辦公室看監(jiān)視器,拍攝時,張藝興的表現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完全投入其中,“他的表演讓所有人相信,他就是小馬。”
飾演木木的小演員李珞桉,身上同時存在孩童的天真與超齡的成熟。那場機場隔著玻璃和小馬告別的戲,讓許多觀眾爆哭。沙漠評價,李珞桉的共情能力很強,哭戲的分寸把握得很好,“成年演員都難以駕馭的挑戰(zhàn),她做到了。”
真誠和真實,是沙漠對這部影片和自己的要求。他從短片就開始用素人聾人演員,也要求劇組成員學一些簡單的手語,以便更好地尊重和融入這個群體。劇組也開創(chuàng)特殊拍攝模式,用燈光明暗替代傳統(tǒng)的“開機”喊話,片場流淌著無言的默契。
聾人的故事不只有苦澀,更有向陽而生的美好。“你怎么一眼就能知道他是聾人?”電影里的警官驚訝地問長大后的木木,章若楠飾演的木木告訴他,看見聾人的第一眼,他們永遠都是微笑。沒有刻意煽情,《不說話的愛》選擇用明亮的色調呈現這個特殊群體,如果這部電影能成為一座橋,讓兩個世界真正相遇,多一份理解,少一分誤解,便是最大的意義。
原標題:《《不說話的愛》導演沙漠:張藝興就是小馬!電影雖催淚卻拍出聾人世界的暖色調》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