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授簡單的字母發音,到一筆一畫地教寫字,再到隨時關注孩子們的身心狀況,這是蒙陰善愛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永芬的日常工作。從教20多年來,在家人的支持陪伴下,她深耕特殊教育領域,用愛和赤誠陪伴著一批批特殊兒童成長,讓“折翼天使”也能逐夢飛翔、綻放光芒。
情注特教 以愛育愛
王永芬出生在蒙陰縣的一個小山村,從師范學校畢業后在臨沂市河東區一家殘疾兒童教育康復機構工作。她待殘疾兒童如親人,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考取了教師資格證、高級園長證、心理咨詢師證等,獲得全國特奧先進個人、沂蒙和諧使者、臨沂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稱號。
就在工作漸入佳境的時候,一名來自蒙陰的家長對王永芬說,到臨沂康復培訓費用太高了,希望她能回到蒙陰辦學。王永芬不忍辜負老家鄉親的期待,毅然辭去工作,賣掉城里的房子,帶著30萬元回到蒙陰,在2014年春天創辦了蒙陰縣益萌培智中心。第一批來校就讀的殘疾兒童有26名,這些孩子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她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傾注愛心,每天和孩子們同吃同住,白天教他們認字,教家長掌握康復訓練知識,夜晚哄著他們睡覺,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校長媽媽”。
經過不懈努力,該中心贏得了殘疾兒童家庭的信賴,來就讀的孩子越來越多。2021年,王永芬在益萌培智中心基礎上建成了蒙陰善愛特殊教育學校。現在,學校占地20余畝,在校學生達到300余人;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600余名殘疾兒童先后在這里接受教育與康復治療,有96名兒童進入普通幼兒園和小學就讀,為家庭和社會減輕了負擔。學校獲得“臨沂市優秀殘疾人之家”、蒙陰縣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心系孤困 溫暖童心
在忙碌之余,王永芬不忘承擔社會責任,利用節假日時間到敬老院、困難家庭走訪,為他們打掃衛生、購買生活用品和過節禮品。她還積極投身關愛孤困兒童的工作,是一名出色的愛心媽媽。作為孤困兒童服務團野店團團長,她一次次深入孤困兒童家中,耐心與孩子及其監護人交流,了解情況、記錄需求。7年來,共摸排出18名孤困兒童,感召28名志愿者參與到幫扶工作中來。
小瑋是王永芬一對一結對的孩子,在她的關愛下,原本不善言談的小瑋逐漸變得活潑、自信,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多次參加市里組織的冬令營和夏令營,在縣里組織的詩朗誦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小瑋的蛻變,讓所有見證者都為之動容。
小家大愛 夫妻同行
在王永芬的特殊教育事業中,丈夫李懷友始終是她最堅實的后盾。為了實現妻子的夢想,李懷友毅然辭去了城里薪水豐厚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回到蒙陰。辦學初期,學校面臨資金短缺、場地受限、師資力量不足等諸多困難,李懷友將自己公司的收入補貼到學校,還考取教師資格證,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幫忙處理各種難題,成為妻子的得力助手。他還跟隨王永芬加入愛心媽媽團隊,每次王永芬走訪孤困兒童,他都開車陪同,不辭辛勞;團里有活動時,他總是主動接送孩子,從無怨言。
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們的孩子也深受觸動,常常利用課余時間到學校志愿服務,講故事、做游戲,用自己稚嫩的方式陪伴特殊的孩子,用零花錢為孤困兒童購買禮物。
王永芬夫婦也將自家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無論工作多忙,他們都會抽出時間陪伴老人,每逢節日都精心為老人準備禮物。十多年前,李懷友的父親被查出食道癌晚期,住院化療一個多月,王永芬白天看護、李懷友晚上陪夜,兩人一起一直陪伴老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永芬家里姊妹5人、沒有兄弟,李懷友便將岳父母接到自己家中,一照顧就是17年。
用愛心點亮希望,以奉獻詮釋擔當。王永芬一家人用樸實無華、大愛無疆的行動,演繹著新時代最美家庭的動人故事,不但讓特殊、孤困兒童得到了更好的照顧和關愛,也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到關愛兒童、服務社會的實際行動中來。
互動·問她
在您的成長過程中,家庭中的哪位成員對您產生了重要影響?
王永芬: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母親是影響我最深的人。父親常年在外工作,母親獨自撫養我們五姐妹。農忙時她能熟練地駕駛各種大小車輛,農活也樣樣在行。她從不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好吃好喝的總是優先給我們,自己常常是白開水泡煎餅,偶爾加點鹽粒。即便如此,母親總是保持著樂觀的態度,用她的勤勞和智慧維系著整個家庭。她的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塑造了我堅韌的性格,讓我在人生選擇上更加注重社會責任和擔當。
您的家庭有著怎樣的家風?
王永芬:“孝當先”是我家一直堅守的家風。父母也一直用行動為我詮釋“孝”的含義。爺爺生病時,他們日夜照顧、喂飯擦身,毫無怨言;爺爺離世后,又將奶奶接來贍養,母親每天變著花樣做飯,耐心清洗因失禁弄臟的衣褲,背著她進進出出。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我也將“孝”字銘記于心,定期帶著孩子看望長輩,教孩子給老人捶背、說貼心話、做力所能及的事,讓孝親家風代代相傳。
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方面,您對現在的年輕女性有哪些寄語?
王永芬:愿年輕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既能夠保持獨立堅強,又不失溫柔善良——在事業上,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挑戰,都要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勇于追夢,實現自我價值;在家庭中,懂包容、善溝通,與家人共同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注重自身的健康,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尋求支持和幫助,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幸福和滿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