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人各有各的玩法,圈里隱藏著很多大神級玩家,雖然大神們風格各異,但都是真正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玩家。我們看看大佬們都怎么玩?
大佬玩過的文玩,幾百件算少的!
閑情逸致的玩法是這樣的——玩友@老百姓 花了整整兩天時間,把自己收藏把玩的葫蘆收拾出了一面墻。
,時長00:15
“大神,你家里一共有多少葫蘆啊?”老盤忍不住問。
“1000多把,還不到2000把。”玩友@老百姓說,這只是其中一部分。
玩友@老百姓 玩文玩有17年了,因為文玩核桃和葫蘆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傳承有序,他玩過最多的就是這兩種文玩。
文玩核桃有100多對野生核桃,盤紅了就放起來,偶爾拿出來盤玩。
數量多,并不是衡量文玩大佬的標準,但老玩家們確實因玩得久,手里存的文玩規模壯觀。
還記得老盤之前講過有307條手串的玩友嗎?玩友@頑主 也是入文玩界多年的老玩家,打小接觸,只買不賣,所以家里的文玩越來越多,光手串就幾百串,這還不算大大小小的葫蘆、核桃、把件雕件等文玩。
稱得上大佬的玩家并不只囤東西不盤,他們隨便挑幾件,都拿得出手。
所以,走在買買買路上的新手玩家,相信只要不放棄,盤得久了,自然就升級了。
盤玩秘訣就倆字:盤它
大神們的玩品雖多,但并不冒進貪心。
“我的核桃時間最久的也有十幾年了,斷斷續續盤,因為盤玩不著急,要享受過程,慢慢來。”玩友@老百姓 說。
玩物,別只聽故事,它就是一個慢慢變化的過程。“文玩的初衷并不是讓核桃一下子變紅,慢慢盤玩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不能人為去干預,純靠歲月的累積。”老百姓說。
玩友@頑主 有27條星月菩提,幾乎每一條都盤出了濃郁的包漿,這不是一朝一夕就盤刷出來的,最早的老串有十幾年了。
他們盤玩過程中不追求快、不攀比包漿,自然少了些功利心。而這份淡定的背后,離不開他們對文玩的鉆研。
入坑多年,大佬玩家通過積累經驗,對各種喜愛的文玩有了全方位的研究,包括盤玩歷史、各產區特色、皮質密度紋路、市場行情等,包括盤玩方法,他們親手盤過太多,早已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盤玩方法。
很多大佬都親自去過產地了解核類、籽類等生產、加工情況,因為研究得透徹,所以更能返璞歸真,回歸本源。
作為過來人,老玩家們并不講究“打底”“掛瓷”等術語,也不拘于所謂“三分盤七分刷”等理論框架,大神們根據玩品的特性,做好清理的基礎工作后,直接凈手盤,感受掌中歲月滑過的痕跡。
玩一行愛一行,說的就是這些真玩家。
入坑12年的玩友@入市蒼涼 喜歡收藏橄欖核,所以總結了一套玩橄欖核的方法,玩出類的核不論品質還是雕工都很漂亮!
老盤曾介紹過很多大佬級玩家,他們對老三樣菩提、文玩核桃、葫蘆以及綠松石、蜜蠟等都有全面的了解,玩到最后,心態都差不多:不講究,盤它就對了!盤到最后都一樣……
串如其人,玩出了個性化
文玩大佬真的“會玩”,他們的文玩手串一出手,不需要多介紹,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主人是誰。
玩友@頑主 就把文玩玩出了濃郁的個人風格,串如其人,很形象。最近兩天,他又把心愛的蟈蟈放出來練練腿腳,一看他的器具,老朋友就知道是他。
玩家@老百姓 同樣如此,他的每件文玩都極具個人風格,文玩帶點綠,那是必須的!
,時長00:15
文玩大神玩得個性,并不是簡單地炫富,而是感悟到了文玩的真諦,玩得更自在。我玩我樂著。
當文玩徹底融入了生活,隨手不離串只是最基本的操作,慢慢你會發現,生活細節的方方面面都有文玩手串的影子。比如精心配置的鑰匙鏈、手機掛件、包掛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時間一久,愛文玩成了人盡皆知的標簽。
文玩大神,玩得心態淡定,玩得自得其樂,玩出了屬于自己的文玩風格。不用羨慕,你正走在文玩大佬的路上,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