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據中指研究院官微發布消息,2025年,作為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之一,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政策正加速落地。
3月11日,自然資源部與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土地儲備有關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5]45號),從政策層面為專項債支持土地儲備提供了明確指引,進一步釋放了激活土地市場的積極信號。
據中指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廣東、四川、福建、湖南等省份已公示擬使用專項債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總金額超過1200億元。其中,廣東、四川、湖南三省已率先完成部分專項債發行,合計發債規模約402億元。這一進展表明,政策在地方層面的落地速度超出預期,資金投放節奏明顯加快。
截至當前,全國14個省市公示專項債土地收儲規模超1200億元,但實際發債僅落實公示量的1/3,且集中在3個省份,整體推進速度有待提升。
預計更多地區將參考借鑒已發行專項債省份的做法,出臺詳細的操作細則或指引,除此之外,中指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加快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節奏,更好地發揮政策效用。
一方面,收購價格以土地出讓時的起拍價作為收購價格的重要參考,可以縮短時間、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地方以增量價值為原則進行收購,可以更好地促進市場進入新循環,如聚焦核心城市/區域項目,豐富被收購主體,加大對非地方國資的支持力度,收購2020年以來的存量土地,最大化發揮資金效益等。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