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加強不同年級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優化,西安市黃河中學高中數學教研組精心策劃了此次雙年級課例觀摩活動?;顒泳劢埂昂诵乃仞B導向下的課堂教學創新”這一關鍵主題,通過對高一、高三兩個年級不同教學內容課例的對比分析,深入探討如何在不同階段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課例展示
在本次活動中,高一數學組楊麗麗老師執教課例《解三角形之余弦定理》。楊老師通過“西渝高鐵”建設這一真實情境引入,逐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余弦定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余弦定理及其推論的推導。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例題和變式題的解析,對余弦定理的應用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提升了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高三數學組王莉莉老師的課例《解三角形中的范圍(最值)問題》同樣引人入勝。該課是高三二輪復習微專題,共設計了八個環節:命題趨勢、學情診斷、原題再現、典例精析、變式研究、形成策略、走進高考、課后作業。王老師從分析高考命題規律出發,診斷學生7次考試學情,甄選典例及變式,圍繞解三角形中的邊的范圍、周長的范圍、面積的范圍,形成了一般的解題策略,提升了學生處理此類問題的綜合能力。最終以高考真題為落腳點,帶領學生實踐應用。她強調方法論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最優解法,使學生對這一難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生們積極參與互動,課堂氛圍熱烈而有序。
專家指導
評課環節中,特邀專家馬小為老師對兩節課給予了肯定。他認為,楊麗麗老師的課例引入部分處理得很“驚艷”,教學設計巧妙、目標明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馬小為老師對王莉莉老師的微專題課例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指出數學教師在專業成長和教學研究上應當“取勢、明道、優術、擅技”,鼓勵王老師教學教研齊頭并進,將自己的教學感悟形成文字。
最后,特邀專家馬小為老師為全體教師帶來了一場主題為《研思閱寫,獲致成長——為師之道與價值回歸》的精彩講座。專家結合自身多年的研究成果,詳細闡述了決定教師成長加速度的五個關鍵要素:原力覺醒、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行政助推、平臺資源,馬老師認為人生要有大戰略,應當謀定而后動,教師要主動喜歡自己應該做的事。馬老師還建議老師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要忘了閱讀和寫作,保持寫作狀態下的生存,是為中學數學教學的基礎。馬老師的精彩講解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活動特別設置了贈書環節,馬小為老師為高中數學組帶來了陜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數學經典問題歸類解析》《數學解題學引論》《高考數學強基計劃備考的策略與方法》,旨在激勵教師們不斷學習與進步。這些書籍涵蓋了中學數學教育領域的前沿理論與實踐案例。同時,學校向馬小為老師頒發了特邀聘書,感謝他為本校數學教師指點迷津,促進教師們的成長。
校長總結
校長張永全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了本次活動的意義。他指出,教研活動不僅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平臺,更是推動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力量。張校長勉勵全體數學教師要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積極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他的講話鼓舞人心,讓每一位參與教師都倍感振奮。
珍貴的合影記錄了學習成長的喜悅,凝聚了團隊協作的力量。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教師們的教學水平,更為高中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數學教研組全體教師將繼續攜手奮進,用科學引領學生暢想世界,用數學助力他們創造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