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雷霆-2025A”演習結束后,解放軍艦機繼續在臺海進行常態化巡航,一幕幕對峙場景,無疑為島內敲響了警鐘。
1.054A進入臺島以東,臺艦急忙掉頭
據臺媒報道,054A型導彈護衛艦“宜興艦”現身臺島東南海域。當時,臺灣緊急派出旭江艦試圖攔截,并通過無線電與“宜興艦”交涉。“宜興艦”不僅沒有后撤,反而立即回復:“臺島旭江艦,你所謂的毗連區不存在!”
(宜興艦現身臺島東南海域)
這次海上對峙,可謂是對“臺獨”武裝的一記重錘。最終,在“宜興艦”的連連逼近下,臺艦不得不調整航向,與“宜興艦”保持安全距離,不敢“越雷池一步”。島內媒體稱這是“恥辱時刻”,靠近解放軍軍艦卻不敢實施所謂的驅離行動。
但出現這樣的場景本來就很正常。一方面,解放軍軍艦在中國海域內航行,臺灣本來就沒有權力干涉;另一方面,臺艦根本沒有實力與解放軍較量,艦上官兵當然也不傻。
臺艦在面對解放軍時展現出的被動和遲緩,也暴露了其在關鍵時刻缺乏足夠應對能力的問題。
2.臺海問題上,解放軍又邁出一大步
島內分析稱,“宜興艦”的此次行動,是解放軍軍艦首次對臺島24海里毗連區進行戰備警巡。意味著臺海局勢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解放軍軍機在臺海常態化巡航)
最近一周內,島內報道指出,解放軍各型軍機、軍艦在臺島周邊的活動已達到上百架次和70多艘次。這不僅說明解放軍的戰備警巡已經進入常態化,還意味著解放軍對于海空域的掌控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讓“臺獨”武裝感受到了“無處不在”的壓迫感。
通過實戰演練積累經驗、適應復雜多變的海洋環境,解放軍無疑在為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做準備。從這一角度看,此次警巡具有重要的指標性意義,是日益復雜的大環境中戰略調整的清晰信號。
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快速反應和戰時應變能力是“臺獨”武裝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次“宜興艦”的行動,恰好是解放軍在具體場景中對這兩方面能力的試探。
解放軍不必“兵臨城下”,但已然通過強勢的海域巡邏展示了對臺戰略優勢。
(臺灣妄圖“以武拒統”是癡人說夢)
3.解放軍常態化巡航,壓縮“臺獨”武裝活動空間
解放軍的“全年、全月、全天”的演訓計劃,已經成為臺海局勢中的變數之一。這種高頻率的軍事存在不僅是對“臺獨”勢力的震懾,更是大陸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宣示。
通過持續不斷的軍事行動,解放軍希望將壓力最大化,以便讓“臺獨”分裂勢力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冒險行為不過是在自尋死路。
長遠來看,解放軍這樣的戰略安排,通過實戰經驗的累積,提升了部隊在復雜多變環境中的快速反應與協同作戰能力,而這都是應對潛在沖突的關鍵技能。
有分析稱,解放軍的這種高頻次、多維度的演訓覆蓋了臺灣??沼虻膹V泛區域,從而使得“臺獨”武裝始終處在一種高度戒備、無暇他顧的狀態中,長此以往終將會崩潰。
(解放軍航母編隊)
解放軍如今在臺海的頻繁行動,既是對臺當局的明確警告,也是對外部勢力攪動臺海局勢的強烈反制。
4.和平統一,仍是臺灣最好的選擇
在如此復雜的臺海局勢中,臺當局的“臺獨”政策正遭到越來越多的內外挑戰。
盡管臺當局試圖通過軍事采購來增強所謂防御能力,但在歷次的軍事應對中,“臺獨”武裝的表現往往差強人意??梢哉f,過度依賴外部援助,特別是美國與日本的支持,使他們陷入了更為尷尬的處境——時刻面臨被“拋棄”的風險。
然而,讓人略感欣慰的是,大陸方面在采取強硬軍事姿態的同時,并未完全關閉兩岸對話的大門。實際操作層面,大陸始終通過推動兩岸融合來創造和平統一的可能性。這種經濟、文化方面的深度互動,不僅致力于改善民生,更有助于減少誤解與對立。
(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
無論何種情況下,和平才是唯一出路,共同推動兩岸間的積極互信,未來才能充滿無限可能。所以,珍惜和平發展的大好時機,既是對兩岸人民負責,也是對歷史的尊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