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收藏”,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創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
一些短博主發現模仿明星可以帶來流量,然而有些人為了流量連底線都不要了,開始各種打擦邊球。
就在最近一個網紅博主就因為無底線的模仿明星被起訴,最后公開道歉。
就在2025年4月11日,日常模仿歌手的網紅“四川芬達”發布向大眾以及楊坤道歉。
在他們中表示非常尊敬楊坤,說從小就是聽著他的歌長大的,對于給楊坤造成負面影響并不是他們的本意。
四川芬達還表示,楊坤是他們的偶像。
對楊坤造成這么大的輿論,這讓他們既害怕又內疚,不知道該怎么辦,在此真誠地向楊坤道歉。
還說以后網名會改成四川芬達阿芬阿達,該承擔的砸鍋賣鐵也會給楊坤一個交代,希望楊坤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
只能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如果當初多了解一些法律也不會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
其實在一開始四川芬達是搞笑類短博主,日常以夸張的模仿方式模仿一些網絡上的熱點。
在2024年的時候因為模仿楊坤爆紅。
那時他們還只是簡單模仿楊坤的造型穿搭擺拍段子。
其中李某自稱是“阿坤”,負責模仿,而另一位蔣某負責在旁邊烘托氣氛。
模仿本來是對偶像的一種尊敬,四川芬達甚至都沒有提到楊坤的名字,反而給網友帶來了歡樂。
那么,楊坤為什么會這么生氣呢?
原來他們發現因為身高體型面容和楊坤都特別一樣,模仿楊坤的流量特別大。
他們開始變本加厲起來。
在直播中模仿楊坤的造型做各種夸張的動作,還在背景板P上了類似《中國好聲音》LOGO的圖形。
直播里,“阿坤”說自己是“中國好聲音”的知名導師,還復刻了楊坤的“32場演唱會”。
連楊坤在演唱會的卡襠的名場面都模仿來了。
偶爾還會改改楊坤的歌詞,兩人甚至直接提到楊坤和一位知名歌手的恩怨。
這就有些過分了,一些不知情的人很容易將這些當作楊坤本人的回應。
雖然他們也帶來了不少歡樂,他們模仿著楊坤的沙啞聲音,說著一口四川味普通話。
幾次都把“沒錯”當作口頭禪整節目效果,由于發音獨特魔性,又被大家“空耳”成了沒座。
后來又有網友想起來楊坤的一場演唱會宣傳門票售罄,現場卻是沒坐滿。
這也算是對上了,網友們也開始調侃上他“沒座”。
最過分的是李某改編歌曲《泥巴》,直接誕生了一個新梗。
紛紛被網友們套公式以“他們朝我扔XX”不斷造句。
雖然蔣某回應說,自己并非是惡意模仿,并沒有提到任何人的名字。
還揚言說:長相和聲音是父母給的,像誰我們也沒辦法。
楊坤還在直播的時候里怒斥模仿者,說他們“太惡心”。
然而網絡也不是非法之地。
2025年3月10日,四川芬達發布說自己遭到楊坤起訴,對方要求賠償精神損失費并且要求公開道歉。
真到道歉的時候,一些網友反而說楊坤的肚量太小,都是開玩笑而已這么認真。
不過大部分網友還是表示:本來覺得是楊坤格局小,看了才發覺他起訴你的還是太晚了。
而且他們雖然表示一字都沒有提到楊坤,但是句句都不離楊坤,確實是非常過分。
卻不曾想這次起訴竟然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直接幫助他們從四十多萬粉絲猛漲到一百多萬粉絲。
本來沒起訴前直播間只有一萬多人,起訴完直接變成十幾萬人。
被起訴后的第一場直播,更是有神秘富豪組團刷禮物,禮物滿天飛。
這看起來估計早就把賠償的錢賺出來了。
不過后來的第二場直播只進行了十幾分鐘就被封了。
一想也是,那邊還在打官司呢,你這邊賺錢賺到飛起成何體統。
當然其實更好奇的是楊坤在得這些的時候是什么心情,恐怕楊坤要哭暈在廁所了。
但即便是這樣,起訴依然是生效的。
要知道,現在網絡上的幽默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搞笑,它往往帶有一些諷刺和夸張。
如果這些幽默的背后藏著對楊坤形象的拉低,那就觸碰到了楊坤的名譽權。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對別人的行為也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玩梗過火,惡意貶低又是一回事。在如今網絡娛樂泛濫的時代,只有找準尊重和娛樂的平衡,才能給大家帶來真正的歡樂。
對此,大家怎么看呢?
對于楊坤與四川芬達之間的恩怨,你認為誰更過分呢?
信源:官方新聞文章發布關于“網紅‘四川芬達’向楊坤道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