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儀式感是挖野菜?
隨著四月春日來臨
綠葉片片冒出
年輕人間悄然興起“打野”活動
拿起剪刀,帶著小板凳
前去公園、河邊甚至路邊坐下
埋頭苦干,挖一筐野菜帶回家
去田野間挖野菜
成為這屆年輕人的
現實版“星露谷”
路邊低頭尋覓,挖菜成熱門話題
低頭尋尋覓覓,拿起剪刀苦干。是馬蘭頭還是金花菜?拿起植物百科圖鑒仔細分辨,這不是植物學家在作業,而是喜歡挖野菜的年輕人們在努力分辨路邊植物。
隨著春季到來,萬物復蘇,野菜在地上紛紛生長。“挖野菜的樂趣”“吃野菜的季節”,這些話題在社交平臺上隨之興起。
“上海能挖到野菜的詳細地點”“上海挖野菜地點大全”,在小紅書上一搜索,不少網友已經整理出一份挖野菜地點清單,供有心人前去。
“佘山油菜花地附近有馬蘭頭和野蔥”“青浦區環城水系公園有薺菜”……網友們在上海地圖上紛紛標出野菜藏匿地點。102.3萬瀏覽量的上海挖野菜話題,8000多條評論曬出自己挖的馬蘭頭、野生豌豆苗和野蔥。
這群年輕人自稱“打野人”,在上海這座都市里玩上了現實版“星露谷”。還有年輕人以此做社交活動,在盎然的春意里,和朋友們一起享受自然的氣息。
都市農人田間“打野”,原汁原味的春意
對00后許璐璐來說,去挖野菜,是因為一頓火鍋:“年后回到上海,和男友吃飯時,我突然提到好想吃小蒜葉做的蘸水,男友驚奇地問我那是啥。”就這樣打開了話匣子,去挖野菜的想法油然而生。
“我搜索了可能有的野菜,結合攻略提供的點位,篩選出了距離近的地點,又下單了‘打野’需要的裝備,周末就去了。”她說。
許璐璐和男友挖野菜
在上海“打野”,26歲的上班族白懷聞到了“春天的味道”。從小時候開始,她就喜歡觀察植物,對野菜種類爛熟于心。“野菜一般長在小河邊、公園里、田野間,這些地方適合它的生長。”她科普道。
經過細心觀察,她很快就能在一些不為人注意的地方,發現野菜所在的位置。像是在自家小區門口,她就看見過可以食用的草頭,于是,這名都市“農人”便帶著剪刀和籃子去采摘。
“挖野菜的時候,內心很寧靜,自己動手的快樂也無與倫比。”慢慢挖掘,和植物相親近,白懷十分享受“采摘的樂趣”。“野菜一般都要先焯水,可以涼拌,可以清炒,原汁原味的春天味。”
挖菜游戲有成就感,成為生活減壓閥
“我們都屬于生活壓力比較大的滬漂人,我臨近畢業,實習和學業壓力都很大,男友工作也比較忙碌,所以周末很少有精力長途外出,更多是去探索新運動、新游戲。”許璐璐直言。
在繁忙的都市中能找到一天,共同走入盎然綠意,讓他們眼前一亮。“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挖野菜很小眾,也更有挑戰性。”許璐璐解釋說,“挖野菜屬于一種平替版解壓游戲,因為它充滿不確定性,又能外出透氣探索新地圖。”
許璐璐和男友挖野菜
“打野”也是社交的好方法。在社交平臺上,一個個群聊紛紛組起,相約去郊區團建挖野菜。挖菜的同時,也交流著與彼此的感情。“挖野菜總是在我們的日程清單里。其實不管挖的結果如何,能一起探索新的體驗就非常開心。”許璐璐說。
在春天挖野菜,能遠離喧囂,獲得零成本娛樂。25歲的毛茂覺得這是挖野菜的好處。“十六號線到新場站下,二號口出來有農田和小河,邊上有許多水芹。”最近,她找到了一個不錯的位置,許多網友跟著她的帖子,也一起來“打野”,最后她挖野菜的地方,擠滿了慕名而來的人。
“春季時令野菜是很受歡迎的,不用花錢就能親近大自然,是個挺好的事。”她說。
毛茂挖菜
說到野菜的美味,毛茂科普說:“水芹長水邊,一般都是一大簇,很好挖,也很好吃,我很喜歡吃。”
毛茂煮野菜
“打野”并非總能成功,注意明文規定
不過,“打野”并非總能成功。“草頭和四葉草容易弄混淆。”白懷就表示。許璐璐也記得,為了認識植物,還用能識別植物的軟件去識別野菜,但因為野菜常和雜草生長在一起,有時候還是會識別錯誤,回家才發現挖錯了菜。
認錯野菜不要緊,但關鍵是不要吃錯。“第一次我們沒戴手套的時候瞎碰,摸到了有毒的澤漆,它的乳汁有毒。”摘菜時戴上手套、拿上剪刀和干糧,是挖野菜的必要設備。同時,毛茂還提醒:“挖野菜需要蹲下來,有條件還是帶個椅子,否則蹲久了腿會不舒服。”
隨著“打野”越來越流行,大家總結出各式各樣的“打野”地點,其中公園是常被提及的高頻地點。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公園明確規定,不允許在園內挖野菜。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守規第三條,規定不能挖野菜
如頗受歡迎的上海共青森林公園,大門進口就掛有《上海市公園文明游園守則》,其中第三條寫明:“不擅自挖野菜、樹根、竹筍和種植土。”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詢問公園工作人員“是否可以挖野菜”,對方明確回應:“公園里不能挖野菜,我們會派巡邏人員在園內巡邏,制止這一現象。”
避免誤食,采摘時注意保護生態
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一些野菜與有毒植物相似,容易誤采誤食中毒,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因此,對不熟悉的野菜,公眾不要采摘,避免誤食有毒野菜。
在采摘熟悉的野菜時,注意不要在環境可能污染區域采摘,如化工廠、垃圾填埋場、污水溝、公路等周邊區域。即使這些地方的野菜生長茂盛,也可能早已被污染,不要采摘和食用。同時,采摘時要注意保護生態,不要過度采摘同一區域的野菜。
“采野菜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所謂身體力行、一種具身的體驗,也就是旅游的快樂和自身在其中的行為和勞動收獲體驗直接關聯。”
談到挖野菜這一現象,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表示,“通過自己的行為,去真實地勞動和收獲。”因此,許多年輕人會非常有興趣地去挖野菜,有些團建也會以此為活動內容加深了解。“在這個過程中,采野菜的年輕人其實是自己創造了這個項目和愉悅體驗。”
據悉,有一部分公園目前向游客限時開放,讓游客能安全“打野”。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在4月舉辦野菜節,為游客配上“尋寶地圖”和野菜展板,可盡情挖野菜。
此外,佘山旅游度假區和嘉定瀝江生態園近期也推出挖筍活動,供游客體驗。
滬團團來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獨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動了嗎?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獲得呢?
點亮本文【在看】與【點贊】,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當【在看】數達到200時,評論點贊第一的小伙伴將免費獲得一套徽章喲~
作者: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林千惠
責任編輯:張家寧
校審:姚佳森
終審:沈蔚
點亮點贊、在看
你還知道哪些“打野”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