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這是想走文藝路線呀。
這段時間楊紫憑借跳舞視頻可以說火出了圈。
第一次跳舞,上熱搜,網友們歡呼雀躍。
第二次跳舞,上熱搜,網友們還是挺喜歡的。
第三次跳舞,沒啥反應,網友們直接開始吐槽了。
本應該提升演技的楊紫,卻因為跳舞而備受關注,有點跑偏的感覺。
不過可能是觀眾們對楊紫的舞蹈已經產生疲勞了。
導致現在喜歡跳舞的楊紫,開始讓人討厭。
01
第一次楊紫跳舞的時候是3月1號,那時候楊紫可能是想試試水,看看效果怎么樣。
沒想到,楊紫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布自己跳舞的視頻沒多久,就直接上了熱搜。
僅僅用了48小時,讓楊紫收獲了30多萬的粉絲,播放量更是高達3.2億。
而視頻中楊紫跳的舞蹈也是非常的魔幻,剛開始本想著模仿一下韓國明星李羲承,但是沒跳幾下,就直接放棄,可能難度有些大吧。
之后的舞步就開始隨心所欲了,畢竟不是專業的舞蹈演員,跳起舞來顯得非常的僵硬,沒有一點的美感,全屏充滿著喜感,再加上音樂的配合,楊紫直接就可以說相聲去了。
可能楊紫給大家的形象一直都是乖巧可愛,這次的舞臺反差太大,導致網友們紛紛點贊轉發,在網上備受歡迎。
面對網友們的調侃,楊紫調皮加自嘲的回應道:“大家可以說我演技不好,但跳舞不不能說不好。”
本來跳舞的視頻就很火了,再加上楊紫這俏皮而又素質的回應,讓網友們更是增加了對楊紫的好感。
02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楊紫也看到了流量密碼,所以第二次肯定也會出現。
于是在隔了半個月的時間,楊紫的第二次跳舞視頻又來了。
第一次對網友們來說是“意猶未盡”,如果有第二次肯定也會大力支持。
就如同電影《哪吒1》和《哪吒2》的關系一樣,看了還想看。
所以楊紫第二次的跳舞視頻也是剛發布不久,直接沖上熱搜。
而且這次更加的受歡迎,僅僅幾個小時就有百萬點贊,粉絲更是收獲了70多萬。
相比第一次舞蹈的僵硬,這一次楊紫的舞蹈顯得絲滑了很多,可能是私底下偷偷練習了。
可能也是和衣服有關系,這次楊紫穿著碎花裙,掩蓋了一些缺點,讓整體顯得自然活潑一些。
再怎么說楊紫也算得上一線小明星,竟然做到放下明星光環姿態,做真實的自己,這樣讓觀眾們看到不一樣的楊紫,反而對她印象深刻。
有網友表示:
“這才是最真實的楊紫,看到了小雪的身影。”
確實,當年楊紫憑借《家有兒女》這部作品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
現在長大了,確實沒有了當年的活潑,不過這次的舞蹈卻讓觀眾們又想起了她小時候的機智可愛。
所以,第二次的跳舞,楊紫依舊收獲了很多的稱贊和喜歡。
03
本以為楊紫跳舞就是為了好玩,之后就不會再發跳舞視頻了。
但萬萬沒想到,楊紫卻跳上癮了,于是她又開始跳舞了。
畢竟有了前兩次的熱度,第三次的跳舞視頻依舊登上了熱搜前三,這應該就是明星的影響力吧。
不過相比前兩次的好評不斷,相反第三次則開始有了吐槽的聲音出現。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
看來這次楊紫也沒有打破這個魔咒。
很多網友看到楊紫的第三次跳舞視頻,就有了厭煩的感覺。
有網友表示:“前兩次還行,第三次就不想看了,沒意思。”
更有直接的評論說:“這梗不新鮮了,沒有啥看點了,別再跳了。”
雖然網友們評價的有些犀利,不過卻說的是事實。
從第三次楊紫跳的舞蹈來看,確實不如前兩次,而且還非常的牽強,有點應付的感覺,其他的數據也沒有之前的好,可見觀眾們已經不再喜歡了。
網友們看的是創新新奇,前兩次楊紫的舞蹈確實很有新鮮感,但第三次真的一般般。
不是說跳的不好,而是沒有了讓網友們看的那種沖動了。
但有一點不得不夸獎一下楊紫,因為她的學習能力確實很強,第一次和第二次跳的確很好笑。
不過第三次就進步很大,動作節奏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只不過觀眾們不想看專業的,更想看業余的。
希望以后能夠在影視作品中能夠看到楊紫跳舞,絕對會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04
至于為啥說楊紫開始讓網友們討厭了,原因也很簡單,過度地消費網友們的好感。
要知道,楊紫是一名演員,是憑借演技才讓觀眾們喜歡的。
而這次總想著跳幾支舞蹈就想出圈。
看得出,楊紫的團隊看到了流量和話題,這才讓楊紫有了連續跳舞的想法。
只想著憑借粉絲們的寵愛,一直想收割熱度,這就有些過分了。
如果是玩一下,讓網友們看到不一樣的自己,這樣還值得喜歡和支持。
但一味的消費觀眾們的好感,這就有些讓人討厭了。
與其另辟蹊徑,不如在演技上好好的磨煉,用好的作品來回饋觀眾,這才是讓大家值得關注和喜歡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