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竇嬰和周亞夫都是西漢初年的名將,這兩人都在平定七國之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遺憾的是兩人的下場都不是很好,但是和周亞夫相比,竇嬰就無辜多了。甚至能說他是西漢初年死的最冤的大臣之一。
在漢景帝逝世不久后,竇嬰就被漢武帝所殺,其中原因竟然僅僅是因幫助灌夫求情?對于他的死,漢武帝是最了解的,對此漢武帝的解釋是:他無罪,但必須要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吧!
一、留下遺詔
將時間來到公元前141年,在這一年漢景帝的生命走到了盡頭,在漢景帝臨終之際,他將竇嬰叫到了自己的身邊,并且還給竇嬰留下了一副遺詔,遺詔也很簡單只有九個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
這樣看沒有人會不認為漢景帝不重視竇嬰,畢竟就連逝世前也給了他留下一個保障,竇嬰當然也是這樣認為的,是以在漢景帝逝世后,他也用盡全力輔佐漢武帝。最初在朝堂上是由竇嬰和田蚡兩人掌握丞相和太尉大權。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朝堂就是以這兩人為首分為兩派,并且這兩派的政見還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在朝堂上斗得也很激烈。就在此時竇太后出面了,因為竇嬰的想法和她也是不同的,所以竇太后直接就將竇嬰以及他黨派中比較激進的幾人處置了。
在這之后的幾年竇嬰也度過了一段低谷期,慶幸的是不久后竇太后就逝世了,竇嬰也能夠重新走到臺前了。但此時卻已是今時不同往日,田蚡的勢力已經在朝中根深蒂固,這些人向來是會審時度勢的,很多人都去到了田蚡的陣營中。
二、偽造遺詔
就連當年在竇嬰手下的這些門客也都去到了田蚡的麾下,竇嬰此時的處境也是很尷尬的,慶幸的是在竇嬰的麾下還是有一人始終忠心耿耿地跟隨在竇嬰的身邊,他就是灌夫。就連當前竇嬰失勢,灌夫依舊是堅定地支持著竇嬰。
此時的田蚡可以說是走上了人生巔峰,不僅是在朝中擁有絕對地位,并且還娶了燕王的女兒。在田蚡舉行婚禮的時候竇嬰也帶著灌夫去到了他的府上,雖說是和田蚡不和,但是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好的。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一場宴會害了竇嬰和灌夫兩人。宴會上田蚡故意將竇嬰的位置安排在最后,眾所周知在封建王朝中,正是從一個人的座位看出一個人的地位的。田蚡的這一舉動毫無疑問是在羞辱竇嬰。
依靠灌夫對竇嬰的情誼他怎么能夠忍耐的了,正好他也喝多了酒,酒后灌夫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著田蚡就破口大罵起來。必須要說的是當前的田蚡再怎么說也是一位丞相,可以想象灌夫的下場。
田蚡本就對竇嬰不滿已久,這不直接就逮捕了灌夫,并且還將灌夫給關押了起來。竇嬰是很著急的,他在外面不停地為灌夫周旋,一直在向漢武帝求情。遺憾的是漢武帝的母親也就是王太后也在給漢武帝施壓,畢竟田蚡是她的弟弟,她定然是要向著自己的弟弟的。
對于竇嬰的求情漢武帝都是拒絕,就在此時竇嬰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在漢景帝臨終之際,給他留下了一道遺詔。為了能夠將好友救出,竇嬰將這一份遺詔請出。漢武帝看到遺詔后也吃了一驚,隨后就讓人去核實這一份遺詔的真實性。
在封建王朝中遺詔都是要存兩份的,一份在大臣的手中,另一份在宮中。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怎么都找不出這一份副本,田蚡可不會放過這一機會,當即就上奏漢武帝說竇嬰偽造遺詔,結果就不用說了,最終漢武帝還是按照以矯詔的罪名處置了竇嬰。
三、帝王權術
在這所有人都會考慮到的一個問題,當年漢景帝留給竇嬰的遺詔究竟是不是真的,答案也是肯定的,是真的,也正是因為是真的才會引起之后的事情。漢景帝晚年因為太子一事已經開始厭惡竇嬰了,即使是竇嬰有能力,但漢景帝對他的態度也不似從前。
甚至就連他的母親竇太后說要立竇嬰為丞相漢景帝都拒絕了,并且漢景帝的推脫也是很值得思考的。漢景帝的推脫之詞,是說竇嬰驕傲自大,他的性格不適合當一個丞相。
在生前連一個丞相的位置都不愿意給竇嬰,卻在自己逝世后還要保全竇嬰,這一點怎么看都是不符合常理的。
在這就能夠得出漢景帝給竇嬰的遺詔是真的,雖說是真的但卻并非是保全他的遺詔,而是要害他的遺詔。在歷史上因漢武帝和漢文帝兩人的原因,讓處在中間的漢景帝很沒有存在感,實際上這一位皇帝的政治手段是很出眾的。
并且漢景帝也是一位善于權術的皇帝,后世在提到漢景帝的時候總是會聯想到一個成語——刻薄寡恩,是以在漢景帝的身上也是沒有什么寬容可言的。并且漢景帝的城府也很深,他向來是善于偽裝的,他在對自己母親的就是如此,更何況是對大臣。
當年竇太后想要漢景帝將皇位給他的弟弟,漢景帝心中當然是不愿意的,他不愿意他也不說,他讓大臣們說,這不最終還是打消了竇太后的想法。不要忘記了,即使是在立儲之事上竇嬰是站在漢景帝這一方的,但歸根結底他也還是竇家人。
是以漢景帝在逝世前所留下的這一遺詔就是一個催命符,只要竇嬰用了,他就小命不保了,但是對于那一份副本是誰銷毀的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漢景帝也有人說是漢武帝更有人說是田蚡。
過程在這先不說,就單單看結局,結局就是因沒有副本,竇嬰被冤殺。在這可能有人會說,竇嬰在漢武帝一朝也給予了漢武帝不小的幫助,為什么漢武帝還是選擇殺他。必須要說的是在政治手段上,漢武帝也絲毫不遜色他的父親,甚至說是青出于藍勝于藍。
漢武帝固然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從他之后的動作中就能夠看出了,在看到遺詔后漢武帝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宮中有沒有副本。
其實沒有副本并不能證明這一份遺詔就是偽造的,還是會出現意外的,比如說副本丟了,或者是還沒有來得及下旨存副本漢景帝就駕崩了。
想要驗證這一份遺詔是不是真的還有其他的辦法,比如說可以看看遺詔所用的材料,以及上面的大印和字體,這些都能夠證明這一份遺詔究竟是不是真的。
漢武帝似乎就只盯著竇嬰一人,將他處以極刑,但卻沒有追查當年偽造遺詔其他人的罪名。這一點也是說不通的。
甚至能說通過漢武帝的舉動就能夠得出,他對于這遺詔究竟是怎么造出來的,是怎么到竇嬰手中的他都不是很在意,他只知道這遺詔是在竇嬰手中,所以就要處死竇嬰。如果將這個案子放大了看,就能夠發現它其實就是竇嬰和田蚡之間的政治斗爭。
竇嬰是竇家的一個代表人物,漢武帝將竇嬰給誰殺了后,整個竇家的勢力就會受到巨大的沖擊,雖說看著在這一場政治斗爭中,好像是田蚡獲勝了,真實情況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一只黃雀毫無疑問就是漢武帝,是以漢武帝才會說出:他無罪,但必須要死!
結語
就像是漢武帝所說的一樣,竇嬰確實是無罪,即使是他有一些不妥,也罪不至死,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是這一次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纯丛诟]嬰被殺后,田蚡才多久就被漢武帝處置大家就能夠明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