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欄目更多內容
澤沐春暉,萬物生長。4月8日至10日,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活動在上海財經大學鳴鑼開講。來自司法實務、法學理論等領域的法官、檢察官、律師與上財師生因“法”結緣、同堂上課,展開一場司法實務與學術的碰撞與對話。
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啟動會現場
4月8日下午,系列巡講在上海財經大學武川路校區創業中心一樓報告廳揭開序幕。上海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劉元春出席活動并致辭。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紹“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系列巡講”項目和巡講專家。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何鵬程主持啟動活動。
作為本次系列巡講活動授課的實務專家,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一級高級法官吳金水,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高級法官方正杰,上海金融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符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李長坤出席活動。
王理秋、劉元春共同啟動上海財經大學站巡講活動
現場,王理秋、劉元春共同啟動“上海法院實務專家組團式進高校?上海財經大學站巡講”活動,為各方進一步深度推進院校合作新模式、健全法治人才培養體系開啟新序章。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教育歷史悠久,法學院以培養具有財經底蘊的高素質法律人才與具有法律素養的高素質財經人才,以及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比較法人才為目標。多年來,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與上海市各級人民法院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活動,在人員交流、人才培養、法學研究和司法實務交流等方面持續深入合作。本次巡講活動更是讓司法實務的“活水”注入財經教育的“沃土”的重要探索,為財經人才培養提供法律實務的養分,更為同學們搭建起“經世濟民”與“明法篤行”的融合平臺。
啟動活動后,4位實務專家結合各自擅長的專業領域和審判實踐經驗,為師生們帶來凝聚審判經驗與智慧的主題講座,讓理論與實務實現“雙向奔赴”。
吳金水
《國際商事法庭的制度創新與上海實踐》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一級高級法官吳金水現場授課
此次上海財經大學系列巡講活動,由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一級高級法官吳金水首講。他從國際商事法庭制度的全球視域、中國方案與上海實踐兩方面,展開了理、實融合的生動授課。本場講座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朱曉喆主持。
為什么國際商事法庭的建設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被重視?“當前國際競爭越來越體現為制度、規則、法律之爭。”吳金水以時間為軸,系統梳理了全球國際商事法庭的制度演進歷程、與各國實踐的特征及啟示。面對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競爭,中國該如何應對?吳金水從需求驅動、實踐做法、取得成效和未來挑戰四個維度展開,借助創新機制介紹、典型案例分析以及《老外講故事·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宣傳片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講解了國際商事法庭的中國方案。上海國際商事法庭作為剛剛揭牌成立的新生力量,又將如何打開新篇章?對此,吳金水介紹了上海國際商事法庭的功能定位、“三化四地八項機制”的制度創新以及未來愿景。他殷切寄語,“上海國際商事法庭就像揚帆啟航的法治航船,肩負維護公平正義、推進涉外法治的歷史使命。歡迎在座各位與我們攜手,在國際司法浪潮中共拓法治新航道。”
與談環節中,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宋曉燕教授表示,講座以歷史邏輯和全球視角為引領,清晰展現了國際商事法庭的發展脈絡,特別是上海的制度探索。她提到,近年來法學院學生職業傾向于向法律職業共同體的轉變,反映出法學教育理念的深化與轉型。結合當前數字支付、高鐵標準、綠色債券等新興議題,宋曉燕教授強調,中國已在諸多新興領域逐步具備規則與規范制定的能力,涉外法治正迎來關鍵窗口期。法學院也將圍繞專業化、國際化、數字化人才培養目標,在時代大勢中貢獻“上財法學”的青年力量。
方正杰
《低空經濟業態發展的風險顯現與司法保障》
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高級法官方正杰現場授課
第二講的主講人是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二級高級法官方正杰。這堂課,他立足青浦區被列入上海市低空經濟重點地區先行示范區的背景,采取實證分析方法以大量司法實踐案例,對低空經濟中所涉的法律風險進行前瞻性的實務及理論探討。本場講座由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郝振江主持。
“低空經濟的長遠發展不僅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謀劃布局,同樣也要注重法治的保障作用。”講座中,方正杰結合低空經濟領域最新統計數據以及部分時事熱點,從產業鏈、應用場景等方面對低空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結構化分析。同時,他系統梳理了當前低空經濟相關支持政策、法律法規、行政規章等情況。“低空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會涉及哪些司法案件呢?”結合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對近年來相關案件的檢索分析,以及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審理的相關案件,他從刑事、民事、知識產權、行政等維度剖析了低空經濟業態創新在多個方面顯現的法律風險、適用難點以及治理挑戰。最后,他從強化服務意識夯實保障機制、深化前沿理論以審判促發展、延伸司法職能助推基層治理三個方面,分享了司法服務保障低空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以著力構建具有前瞻性的低空經濟司法保障范式。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院長宋曉燕在與談中談到,低空經濟在日常交通、農業種植等多方面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面對新的領域與發展機遇,各位同學應當保持“技術中立”的態度,把握政策導向,充分運用“以人為本”的法律思維解決新興技術領域的司法實踐問題。宋曉燕教授以講座案例中過錯原則的應用為例,強調了法學院同學夯實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符望
《金融市場與金融司法的互動與思考》
上海金融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符望現場授課
第三講主講人是上海金融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符望。作為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符望長期從事商事及金融審判工作,曾獲評“全國優秀法官”,先后審理了包括光大證券烏龍指引起的系列內幕交易民事索賠案等在內的案件千余件。這堂課,他聚焦金融市場與金融司法的互動關系,與師生們分享了金融司法實務中的前沿問題和熱點關切。本場講座由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羅山鴻主持。
“金融市場對金融司法在市場發展制度需求、金融知識助力裁判以及明確規則形成預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金融司法的裁判亦會影響金融市場。”符望從金融市場與法律制度的講述入手,闡述了金融司法與金融市場二者間的互動關系。在金融司法中會計方法的應用方面,他強調了金融領域知識的學習以及多視角看待問題的重要性。同時,他從審判實踐出發,結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投資、管理不當責任的司法認定。最后,符望還特別分享了上海法院數字建設場景和上海金融法院推出的金融市場案例測試制度兩大“新嘗試”。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朱曉喆在與談環節表示,本場講座案例豐富、內容扎實,對當下法學院同學深化專業學習有重要意義。講座所提到的典型金融司法案件,對制度建設及市場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也凸顯了上海金融法院在規范市場中的關鍵作用。朱曉喆教授強調,法學院同學要把握基本概念和原則,不斷內化專業課程內容,敢于投身法律與金融等領域極具挑戰與專業性的工作,積極參與未來的制度建設及市場發展。
李長坤
《詐騙類犯罪認定的基本思路與疑難問題研判》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李長坤現場授課
第四講的主講人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李長坤。作為上海法院審判業務專家,針對詐騙類案件審判中的類型化問題,依托長期深耕刑事審判領域的豐富經驗,通過典型案例剖析,分享了來自審判一線的深入思考。本場講座由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羅山鴻主持。
詐騙類犯罪作為實務中最為常見的犯罪類型之一,犯罪手段與形態隨著經濟結構、技術進步不斷演變,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此類犯罪在規范構造與構成要件表述上整體上具有概括性,導致實踐中罪與非罪界定、此罪彼罪界分、違法所得追繳處置等均存在較大爭議。講座中,李長坤圍繞“詐騙類犯罪中欺騙行為的界定”“請托型詐騙的認定”“詐騙犯罪與關聯犯罪的界分”“詐騙犯罪違法所得的追繳處置”,選取了具有典型性、爭議性的案例樣本,對實踐中容易引發爭議的“欺騙行為”這一詐騙核心要素進行立體化、層次化闡釋,并重點針對迷信類詐騙、請托型詐騙、集資詐騙犯罪被告人的退賠責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詐騙類案件的事實認定與法律評判,要以實質正義為導向,既要通過體系化解釋回應詐騙犯罪的新挑戰,又要注重個案特殊情境的考察,實現案件處理法理情的有機統一。”
“涉外商事案件與國內商事案件相比,有什么特殊之處?”
“如何界定低空飛行器采集數據的合規邊界,避免技術濫用導致的隱私風險?”
“金融司法實踐應如何平衡金融市場的創新需求與風險防控?”
“當前金融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在詐騙類犯罪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效力如何?”
實務專家通過一則則生動的案例、一層層抽次剝繭的觀點闡釋,為在場聽眾呈現了一場豐富而又生動的授課。同學們踴躍提問、氣氛熱烈,實務專家結合自身經驗,一一給予細致解答。
聽課現場
聽聽講課現場的他們怎么說?
許萌萌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3級本科生
從‘破局者’到‘布局者’的跨越
非常榮幸聆聽吳金水院長關于國際商事法庭建設的講解。講座不僅開闊了我對全球司法格局的視野,也讓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國際商事法庭從“破局者”到“布局者”的跨越。“制度探索與創新”不只是上海國際商事法庭的實踐的關鍵,也成為我們青年法律人應當關注和投身的時代課題。我希望未來能夠以實際行動參與到中國司法的全球表達中,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拓寬專業邊界,助力中國在全球商事治理中從“參與者”邁向“引領者”。
林俊州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4級法律碩士(非法學)
公平價值在司法實踐中的深度運用
本次講座,方院長從全國性的司法治理,特別是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在農業植保低空經濟領域成熟的司法實踐經驗出發,深入透徹地分析了低空經濟領域司法治理的困點難點,帶我們從司法角度一窺這個場景廣泛、產業鏈長和輻射帶動效應顯著的新興產業。講座深入剖析了低空經濟領域的司法解決路徑,從多學科視角進行了全面且細致的闡釋。這不僅充分彰顯了公平價值在司法實踐中的深度運用,更引導我們積極擁抱科學知識,培養科技中立的法感。同時,講座強調了夯實學科基礎、提高跨學科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促使我們梳理知識體系鏈條,將司法實踐與課堂所學知識緊密結合,形成完整閉環。
楊小樞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4級本科生
‘司法與市場協同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
有幸聆聽符望專委關于《金融市場與金融司法的互動與思考》的精彩講座,使我對金融法治的前沿動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講座讓我充分意識到金融司法在引導市場秩序、防控系統性風險中的重要作用。上海金融法院在“司法與市場協同發展”方面的創新實踐,也為我們青年法律學子指明了專業深耕的方向。我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提升金融法律素養,未來在完善金融法治體系、增強中國金融司法國際影響力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雅思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3級本科生
金融監管與刑事司法銜接的復雜性
非常榮幸能夠聆聽李長坤法官的講座。本次講座不僅拓寬了我對刑事證據體系的理解,也讓我認識到金融監管與刑事司法銜接的復雜性。通過李長坤法官的講解,我了解到了行政處罰決定書雖具一定證據效力,但需經司法機關實質審查,確保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證據“三性”。希望未來的工作中,我也能參與到金融犯罪司法實踐的探索,深入了解證據規則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
文字:郭葭 、王雙(實習)
攝影:龔史偉、蘇弋、陳偉、許超
值班編輯:郭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