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知名游戲區博主“Dota牛蛙”
因高血壓導致尿毒癥去世
年僅38歲
他的家人在其賬號上發布了這一消息
網絡視頻截圖。
據了解,“Dota牛蛙”生前患高血壓、尿毒癥,已透析5年,他一直在社交平臺發布短視頻分享自己與病魔抗爭的日常。去年3月份,他稱自己生病瘦了25斤。
高血壓如何導致尿毒癥?
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多數患者常無癥狀。它的危害不在于有無多少伴隨癥狀,而在于血壓持續升高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的損害。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沈盛暉介紹,高血壓會通過多種途徑損害腎臟功能與結構,如腎動脈硬化、腎小球損傷與硬化、腎間質纖維化,這些可能會引起蛋白尿、腎萎縮、腎功能不全、尿毒癥等,危及生命。
此外,高血壓患者中風發生率很高。血壓過高,高速血流對血管壁的沖擊會損害血管內膜,內皮的功能受到損傷后,血液中的脂質更加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促進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下降。已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血管,其正常的舒張功能減弱,血管壁的僵硬度增加,血壓又會更加升高。
血壓升高還可以導致心臟收縮時負擔加大,逐步引起左心室肥厚、擴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嚴重時將導致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直接危及生命。
尿毒癥“盯”上年輕人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中招腎臟病乃至尿毒癥?
陳欽指出,高鹽高糖飲食、缺乏運動、長期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成為主要誘因。比如,外賣、快餐普及導致鈉攝入超標,糖分和反式脂肪酸攝入增加,引發水鈉潴留和胰島素抵抗;長時間久坐如辦公、游戲,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內臟脂肪堆積;飲酒、吸煙會損傷血管,加速動脈硬化……
5個日常習慣正傷害你的腎
廣東省中醫院透析科護士長羅仕妙在刊文介紹,生活中,有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堪比尿毒癥的“踏板”,會對腎臟產生不利影響。
習慣一:總是憋尿
能憋尿并不是什么“高超技能”,尿液在膀胱里儲存時間過久,很容易繁殖細菌,引起尿路感染、腎盂腎炎等腎臟疾病。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和控制,長此以往,腎臟反復感染,可能會發展為尿毒癥。
習慣二:長期熬夜
雖然腎臟會24小時維持人體運作,但它晚上的運作效率會比白天低,腎臟血流量到了晚上,會減少一半。熬夜則會導致腎臟的“生物鐘”紊亂,使腎臟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息,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腎臟受損。
習慣三:過度疲勞
過度勞累是誘發腎臟疾病的原因之一。過度疲勞,加上壓力大、精神緊張,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身體各個器官包括腎臟都容易反復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犯,發生腎臟損害,增加患尿毒癥的風險。
習慣四:盲目用藥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濫用藥物引起的腎功能損害屢見不鮮。部分抗生素、止痛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等都可能會損傷腎臟,服用時一定要遵醫囑。日常生活中,不要輕易相信一些偏方、土方,這類藥安全性無法保證,更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對腎臟造成損害。
習慣五:不良飲食
高鹽、高糖、高脂的飲食結構會增加腎臟的功能負擔,不僅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嚴重還會損害腎臟功能。
預防尿毒癥,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篩查,糖尿病、高血壓、肥胖、有腎病家族史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常規、血肌酐檢測。40歲以上人群建議將“腎小球濾過率(eGFR)”納入體檢必查項。
如果發現晨尿中的有泡沫,夜尿頻次增加,眼瞼或下肢浮腫,出現難以解釋的疲憊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同時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來源:潮新聞 浙醫在線 健康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