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市民在一項由維也納醫師協會(?rztekammer)發布的調查中,給本市的醫療服務在奧地利學校評分制(1-5分,1分為最高分,5分為不及格)中打出2.6分。雖然這個分數并不算差,但人們對未來醫療體系的發展卻充滿憂慮。
協會主席約翰內斯·施泰因哈特(Johannes Steinhart)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6并非毫無希望,但仍有改進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調查的市民中,有41%在調查前半年看過私人醫生(Wahlarzt)。
此次調查由“Public Opinion Strategies”于今年三月進行,樣本為1000位年滿16歲的維也納居民,最大誤差范圍為正負3.1個百分點。結果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擔心醫療系統的未來,有57%的人希望國家增加在醫療領域的投資,這一領域也在受訪者最關心的議題中名列首位,其次是教育(46%)和社會事務(41%)。
維也納的醫療服務評分略高于奧地利全國平均水平。在去年九月醫生協會對奧地利全國進行的類似調查中,全國醫療體系的平均得分為2.8分。而且,公眾對醫療系統的擔憂并不是新鮮事。負責自2015年起進行此類調查的民意研究員彼得·哈耶克(Peter Hajek)表示:“這種觀點在疫情前就已經存在。”
在調查中,相較于整體受訪者,女性、低學歷者以及居住在維也納外圍區域的居民對醫療體系持更批評態度。在對維也納醫院服務質量的四級評價中,16%給予“非常好”評價,51%選“較好”,21%認為“較差”,5%為“非常差”。同時,約一半的住院患者抱怨醫生時間不足、缺乏對病人的照顧。
調查還發現一些其他有意思的現象:
曾經親身經歷手術等待的患者,認為等待時間比聽說的短。
關于定期健康檢查,30%的人表示每年做一次,38%偶爾做,28%完全不做。不過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實際上接受此項服務的人更少。
根據調查結果,醫師協會主張應增加醫保醫生名額、擴充醫院人力,并提高醫院薪資。此外,他們建議設立整合健康與社會服務的專科醫療中心。
為加強健康預防,協會建議采用激勵機制,例如像社保機構SVS的100歐元獎金計劃,對進行健康檢查或參與健康促進項目的參保人給予獎勵。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Tafart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