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敗退臺島的老蔣,聽到曾澤生在朝鮮戰場上把美軍打得跪地喊娘的時候,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當年這個自己怎么都瞧不上的雜牌軍,怎么突然之間就變成了震驚世界的鐵血戰旅了呢?
在蔣介石的眼中,唯有中央軍也就是他的嫡系,才能夠得到最好的武器裝備、資源以及重視。
曾澤生率領的60軍,哪怕在之前的戰役中有過不俗表現,依舊不妨礙蔣介石的“偏心”。
滇軍出身的曾澤生,幼年家境貧寒加上父親離世,日子過得越發困頓。母親再嫁后,也沒能改變曾澤生的生活。他在舅舅的支援下,才得以順利上了小學。
縱使曾澤生學習成績格外優異,家中也拿不出錢繼續供他讀書。這時,曾澤生看到“建國軍”發布的軍士招生信息后當即報名,由此正式踏上了他的參軍之路。
在輾轉講武堂、黃埔軍校等地學習后,曾澤生被分配到國民黨第5師,也略微接觸到了國民黨內部。
原本他應該是有著“大好前途”,但經歷“412”事件后,曾澤生還是決然的選擇了離開。
曾澤生回到云南后,加入到龍云的“滇軍”麾下,直至抗日戰爭的爆發。
戰事爆發后,龍云按蔣介石要求,抽調了6個旅約四萬兵力,編成一個軍前去共同抗日。
這支部隊,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國民革命軍60軍,也被叫做“滇軍60軍”。在抗日期間,曾澤生所在的60軍,就曾參加了諸多戰役,例如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等。
尤其是臺兒莊戰役中,60軍表現最為突出。他們奉命堅守陣地,在禹王山同日軍展開激烈戰斗。足足奮戰了20多個晝夜,徹底守住了禹王山,攪碎了敵人企圖重占臺兒莊直取徐州的計劃。
在蔣介石的安排下,60軍從南到北可謂是南征北戰,沒少立下戰功。
日本投降后內戰隨即開啟,曾澤生所在的60軍,則被蔣介石一下子投放到了東北,直接淪為了嫡系部隊的炮灰。
60軍受到的排擠還不僅如此,他們的武器裝備是最差的,得到的軍餉也永遠是不足的。
1948年,已經被圍困多時的60軍,再加上缺少物資和糧食,變得近乎崩潰。
加之曾澤生也感覺到了蔣介石的懷疑,他終于選擇了帶隊棄暗投明。
不同于其他起義軍的打散重組規則,曾澤生的60軍被批準完完全全保留整個編。
原來的60軍,也有了新的名字“解放軍50軍”。50軍在經歷解放軍戰士以及骨干補入后,整體素質都有了很大提升。解放事業完成大半后,50軍奉命安心搞農業生產。
在新中國的成立第二年,鄰邦朝鮮發來請求支援信號后,50軍再次奉命參加到戰事當中,成為了第一批抗美援朝隊伍。
在這場建國后初次參與的戰事中,50軍共參與了4次戰役。
在前三次戰役中,由于我軍對于50軍戰士不慎了解,并未將其視作主力部隊。再加上外界對“滇60軍”的謠傳,總會有人發出質疑的聲音,誤認如今的50軍能力有所欠缺。
一直被當做預備軍打輔助的50軍,迫切希望得到一個能證明自己的機會。
在第四次戰役中,50軍以及兄弟部隊38軍,奉命在西部牽制住聯合軍,為東部主力軍贏得更多突圍時間。
原本只需要按命令守10天的50軍,愣是靠頑強的意志力和血肉之軀扛了50天。
聯合軍當時的首領李奇微,在認真研究過我軍作戰習慣后,專門研發了“磁性作戰”打發。再配合上聯合軍充足的武器彈藥以及重型武器攻擊,著實給38軍以及50軍帶了不少致命打擊。
最慘的時候50軍的戰士們餓著肚子打仗,一批批的戰士不斷倒下,不斷有戰士繼續靠血肉之軀頂上。事后,李奇微更是將修理山稱為血嶺。
50軍用慘痛的代價,正式為自己“正了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