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教育強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開局之年,人工智能教育被列為基礎教育改革重點任務。2025年4月10日至11日,成都市第三批教師發展基地校暨“雙新”實施示范校開放周活動在列五中學舉行。活動由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成都列五中學承辦。來自成都市教科院、成華區教科院相關負責人和專家,以及列五教育集團聯盟學校、成都市思維聯盟校、成華區兄弟學校相關負責人和骨干教師。
活動圍繞“‘雙新’背景下人工智能賦能學科融合教學實踐研究”這一主題,涵蓋了三場學術講座,三次主旨報告以及三節課例展示,助力廣大教師插上人工智能與學科融合的“兩翼”,在教育的廣闊天空中翱翔得更高更遠。
在活動中,三位專家從不同維度展開深度對話,為與會教師呈現了一幅教育信息化的全景圖。成都教育科學研究院黃祥勇副院長以《雙新背景下教師的角色重構與路徑創新》為題,深刻剖析傳統教學的困境與高考改革趨勢,強調了“雙新”背景下教師需重構角色。四川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周雄俊教授做了《人工智能支持的學科融合教學分析》的專題報告,探討人工智能在學科融合教學里的應用實際以及發展走向。四川省電化教育館培訓推廣中心主任羅海峰主任則在《人工智能驅動下的學校教學創新與運用場景實踐》講座中,呈現了數字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與變革。
作為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學校和“雙新”實施示范學校,成都列五中學始終走在創新實踐的前沿。學校通過構建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創新德育工作模式以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在此次活動中,列五中學校長彭灝、副校長謝雅鷗、骨干教師周金渝分別作了專題發言,為與會同仁分享了列五經驗。
新理念催生新課堂。列五中學致力于構建“三三四五”素養型發展課堂,深入開展跨學科教學實踐,巧妙植入人工智能,轉變課堂形態,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探索出了一條具有列五特色的人工智能與跨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課堂形態。在這次活動中,列五中學的徐秀瓊、王一力、江明、楊雅雯、賴思妍老師帶來了生動的課例展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