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成功通過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單位嚴格評審,正式成為2025年度第一批次心臟瓣膜病介入中心(以下簡稱“瓣膜中心”)建設單位,也標志著醫院在心血管疾病微創診療領域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邁上新臺階,成為佛山市乃至珠江西岸地區心血管疾病診療領域的又一標桿。這一認證不僅標志著醫院在結構性心臟病領域的臨床技術實力躋身國家梯隊,更意味著佛山市及周邊地區的心臟瓣膜病患者將迎來更高效、更精準的“家門口”國家級診療服務。
國家級認證的“硬實力”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心血管內科作為廣東省“十四五”臨床重點專科、佛山市醫學高水平重點專科,近年來在技術突破、學科建設及科研創新上持續發力,已先后建成國家級胸痛中心、國家級房顫中心、國家級心臟康復中心等高水平診療平臺。此次通過國家心臟瓣膜介入中心建設單位認證,標志著醫院在心臟瓣膜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等方面達到了國家級標準。
醫院配備了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并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醫療團隊,能夠開展各類復雜的結構性心臟病手術,包括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經皮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損毀瓣膜瓣中瓣技術等。這些技術的開展,為高齡、高危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顯著提升了醫院在心血管疾病領域的診療水平。
從“急危重癥救治”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心臟瓣膜病是導致心力衰竭和猝死的重要病因,傳統外科手術風險高、恢復慢,而微創介入技術為高齡、高危患者提供了更優選擇。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構建了從3D打印心臟建模、血管內超聲精準評估到術后心臟康復的完整技術鏈,為患者帶來四大核心獲益:
01
臨床技術突破:微創介入破解高齡高危難題
針對70-80歲以上高齡、合并多臟器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TAVR等微創技術將手術創傷明顯降低,術后住院時間從傳統開胸手術的2周縮短至5—7天。醫院曾為一名76歲高齡患者實施“二尖瓣緣對緣修復術+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通過微創介入同步解決瓣膜反流與冠脈狹窄問題。術中采用食道超聲和DSA引導,精準夾合二尖瓣脫垂部位,術后患者心衰癥狀立即改善,3天即可下床活動。
此外,醫院還為高難度TYPE 0型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伴重度鈣化合并冠脈嚴重狹窄的患者完成TAVR手術,冠脈狹窄處理方面采用創新性采用“雙導絲保護+左冠支架植入”策略,術后患者跨瓣壓差從113mmHg降至12mmHg,心臟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
02
多學科協同攻堅,構建診療閉環
此前,由于缺乏成熟的心臟瓣膜介入中心,患者常需輾轉廣深就醫,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和時間成本。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整合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超聲功能科、重癥醫學科、心臟康復中心等資源,建立“瓣膜病診療中心”。該中心的成立,不僅大幅減少了患者跨區域診療的經濟負擔,還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的診療服務。
03
智慧醫療升級,診療效率提升
醫院通過智慧化診療系統,建設“AI瓣膜病決策系統”,整合動態心電、超聲影像組學數據,實現瓣膜病變的智能早篩。同時,醫院構建多學科遠程會診系統,實現患者影像數據實時分析重建、遠程院內院間多學科討論及手術規劃,大幅縮短術前等待時間。此外,采用的血管功能無創檢測技術可早期識別高危患者,降低術后并發癥風險。
04
強化長期健康管理,降低再住院率
醫院將心臟康復納入診療體系,配備運動心肺功能評估、體外反搏等先進設備,結合“心臟康復五大處方”(運動、心理、營養、藥物、戒煙),為患者定制個性化康復計劃。數據顯示,通過Ⅰ至Ⅲ期康復管理,患者再住院率下降約30%,生活質量顯著提升。
此外,結合醫院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管理的“順德模式”,依托成熟的數字化隨訪平臺,將術后隨訪數據庫延伸至心臟瓣膜病患者,聯合社區醫療機構開展康復指導,進一步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此次認證是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繼胸痛中心、房顫中心、心臟康復中心后獲得的又一“國字號”榮譽。醫院將形成“預防-篩查-治療-康復”的全鏈條心血管疾病防治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醫院將繼續加強學科建設,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為更多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醫院還將加強與國內外先進醫療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不斷引進和推廣新的技術和理念,推動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的持續提升,為區域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