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呂穎雅/發自廣州
一季度,廣州樓市“止跌回穩”態勢持續鞏固。
廣州市住建局數據顯示,1~3月,全市一手住宅網簽面積172.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8%,11個區同比增幅均超過10%;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242.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6.2%。
庫存方面,截至3月末,一手住宅庫存面積降至1022.62萬平方米,較去年底減少56.64萬平方米,去化周期縮短至14.3個月。
價格方面,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廣州一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指數從89.6逐步回升至92.2;今年1月環比指數重返100,自2023年6月以來首度回正。從走勢來看,指數有望繼續回穩。
克而瑞廣佛區域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表示,與去年“以價換量”不同,今年一季度樓盤普遍未出現大幅降價促銷,加之新盤主打新規產品,同價位下得房率更高,也助于價格企穩。
中海地產廣佛公司營銷總經理羅玲亦表示,目前市場保持平穩,公司多個主力項目售價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廣州各區房價泡沫基本出清,成交回穩后,購房者看跌情緒明顯緩解。”肖文曉表示。
高性價比樓盤走俏
市場回暖之際,開發商出貨速度加快。
以3月開售的萬科理想花地·傲璟為例,首開銷售額達7.53億元,全月累計破8.8億元,小戶型產品已基本售罄。
據上述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傲璟熱銷的關鍵在于三點:核心區位、配套成熟、價格好。項目落位廣州荔灣區核心,總價300多萬元起,覆蓋剛需與剛改產品。
由于首開去化理想,這一項目即將加推全新4號樓,74~115平方米高使用率戶型,售價將小幅上調,這成為近期少見的“首開即提價”項目,反映強勁市場信心。
珠江天河都薈項目同樣熱度攀升。據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廣州天河區首個新規項目,戶型使用率高達120%,自3月底營銷中心開放以來,每天客戶絡繹不絕,凍資人數已超過500人。“項目核心吸引力在于均衡的產品力和極具競爭力的入市門檻,如72平方米實現了三房帶主套間,是天河區少有的好產品。”
另據羅玲介紹,目前,中海旗下三類項目表現亮眼,一是像亞運城這類性價比高、學區配套優質的項目,每年一季度迎來學位置業高峰;二是以中海大境為代表的“六邊形”項目,滿足主城區改善型客戶多維需求;三是現房項目,客戶對品質眼見為實。
此外,保利珠江印象、越秀桂悅東曉、越秀瓏悅西關、招商林嶼境等多個“新規”項目在一季度亦實現理想去化。
“目前,新推項目去化率可達40%,原因是這些項目多定位為高性價比的改善型產品。”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早期推售項目去化率較低,新房市場普遍呈現分化格局。
這一態勢在廣州白云區就有上演,部分項目不得不深度折價換量。
以廣州白云區白云湖板塊為例,因靠近地鐵、配有9年一貫制學校的項目價格相對穩定,但周邊其他競品只能以價換量。某TOP30房企營銷負責人直言,市場分化十分嚴重,全市真正熱銷的項目也就三四十個,一些有硬傷的樓盤一個月成交量僅個位數。據他估算,能夠熱銷且價格企穩甚至上漲的項目占比約2成,其余樓盤仍處在不同程度打折促銷中。
一位廣州市區樓盤操盤手亦坦言,新規樓盤熱度高,定價靈活;舊項目只能靠價格砸出來,如天河某盤由“8”字頭跳水至“5”字頭后,成交迅速恢復。
剛需加速“轉場”二手房
“剛需人群正在加速轉向二手房或租賃市場。”李宇嘉分析稱,一季度,廣州二手住宅交易占比已接近6成,其中200萬元以下總價房源占比高達56%,新房市場則逐漸轉向以改善型需求為主。
林小姐就是其中之一。3月,她在廣州越秀區購入一套60多平方米樓梯房,總價約200萬元,“雖然是‘老破小’,但市區配套齊全,通勤便利,生活有保障。”她坦言,幾年前與她預算相同的朋友普遍選擇增城等外圍區域新盤,如今房價波動、配套未跟上,讓她最終放棄了買新房的打算。
選擇二手房“先上車”的剛需并不少,廣州市住建局相關數據顯示,當前二手房成交中,90平方米以下產品占比達55%;剛需通過二手房市場完成首次置業,也進一步激發了改善型購房者的置換需求。
多位房產中介機構經紀人透露,一季度成交房源以低總價為主,尤其集中在廣州中心五區、番禺區。一方面,結婚、入學等剛性需求推動客戶入市,買房后即入住;另一方面,部分業主因放盤時間較長,心態發生變化,主動降價促成交易,高性價比二手房因此更受剛需歡迎。
“新規樓盤以高顏值、高得房率、高性價比撬動改善需求;二手房則因價格合理、現房可見成為剛需優選,形成良性互補。”肖文曉分析。
這一趨勢也推動房企在服務模式上作出響應,保利、越秀、中海等頭部房企正在發力“以舊換新”,提升換房效率,如保利整合3公里內房地產中介資源,設立專項激勵推動舊房成交,并成立高端專項團隊為高總價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助力改善型需求快速落地。
二季度迎推盤潮
“今年一季度,廣州新增商品住宅供應面積僅8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4%,有效供應不足,是一季度新房成交弱于二手房的核心原因之一。”肖文曉表示。
不過,市場即將迎來補倉窗口。克而瑞數據顯示,廣州去年成交的49宗涉宅地中,有34宗集中在去年四季度完成出讓,22宗集中于去年12月,預計將在二季度陸續入市,帶動新房市場活躍度回升。
廣州中原研究發展部研判認為,受“清明假期”及傳統淡季影響,4月上旬入市節奏略緩,但中旬起將有新盤集中亮相,主要分布在天河、海珠、番禺三區,價格帶集中在4萬~6萬元/平方米,競爭尤為激烈,多數項目計劃在“五一”節前搶占流量高峰。
“我們會積極把握五六月銷售黃金期。”羅玲透露,中海計劃在“五一”期間圍繞客戶置業痛點,提供一系列堵點打通服務,如“以舊換新”置換補貼、為關注期房品質的客戶提供實地看樓等服務,提升購房體驗。
不僅中海在發力,保利、越秀、萬科、華潤、珠江實業等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房企也在積極備戰“五一”,密集上演開盤、加推、優惠促銷等攬客動作,市場熱度有望再度升溫。
盡管如此,從全年看供應仍將偏緊。根據《廣州市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2025年批準預售商品住房建筑面積565萬平方米、約5.4萬套,為近10年來最低水平。
對此,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專家委員鄧浩志表示,若按照廣州近兩年的網簽水平(2023年為8.8萬套,2024年預估為7.3萬套)推算,2025年供應套數將明顯低于市場消化能力,全年或出現2萬~3萬套供需缺口。
“新增供應銳減,與去年底土地出讓規模大幅縮減有關。”鄧浩志認為,一旦全市庫存加速去化,局部區域或率先進入供不應求狀態,價格亦有望在局部形成突破。結合近期部分樓盤試探性漲價來看,今年廣州房價大概率會出現結構性上漲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