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拿到體檢報告時,是否對著“肌酐”“尿素”等專業名詞感到一頭霧水?這些數值不僅是腎臟健康的“晴雨表”,更是身體代謝功能的直觀反映。今天,我們就用3分鐘帶您輕松讀懂這些關鍵指標,了解身體“凈化工廠”的工作狀態!
壹
腎功能指標“三兄弟”各司其職
1. 肌酐測定(Cr)——腎臟的“工作日志”
肌肉代謝產生的廢物,經腎小球濾過排出。
數值提示:持續升高可能提示腎功能減退,但需排除劇烈運動、高蛋白飲食等短期因素。
2. 尿素測定(Urea)——蛋白質代謝的“小尾巴”
蛋白質分解后的終產物,反映腎小管重吸收功能。
數值提示:偏高可能與腎功能下降、高蛋白飲食或消化道出血相關。
3.血清尿酸測定(UA)——嘌呤代謝的“晴雨表”
嘌呤代謝產物,與痛風、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
數值提示:持續超標需關注痛風風險,但單純偏高≠患病,需結合癥狀綜合判斷。
貳
尿常規里的“隱藏線索”
除血液指標外,尿檢報告也要注意:
尿蛋白(PRO):持續“+”號可能提示腎小球濾過異常
尿潛血(RBC):異常增多需排查腎炎、結石、血液疾病、腫瘤等問題
尿比重:反映腎臟濃縮功能的重要指標
尿白細胞( WBC):>5個/HP提示尿路感染可能
尿微蛋白:腎臟疾病早期篩查金標準,比常規尿檢更敏感
叁
指標異常的常見誤區
1. 單次超標≠患病:劇烈運動、飲水不足、特殊飲食可能導致暫時波動
2. 正常值≠絕對安全:建議每年定期復查,觀察指標動態變化
3. 數值異常別焦慮:需結合其他檢查(如腎臟B超、尿微量白蛋白等)綜合判斷
每天飲水1500—1700ml,但心肺功能異常者需遵醫囑
控制血壓(<140/90mmHg)、血糖(空腹<6.1mmol/L)
避免濫用止痛藥、抗生素等腎毒性藥物
體檢建議:40歲以上每年查腎功能及尿常規,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半年檢測
腎臟是24小時無休的“勞模員工”,早期病變往往悄無聲息。關注體檢報告中的腎功能指標,就是為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線。如果發現指標異常,請及時到腎內科門診咨詢專業醫生哦!
審核:娜姐
主編:敏兒
編輯:蕾蕾
來源: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