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動物看起來無害,但卻掌握著制造和釋放臭氣彈的本領。
果樹上的臭屁蟲
荔枝和龍眼成熟的季節又要到了,但是采摘這些水果時你得當心,因為可能會被毒液攻擊。這種毒液來自荔枝蝽象,在中國南方也被稱為“臭屁蟲”。毒液散發著臭味,還具有腐蝕性,能灼傷皮膚。
荔枝蝽象原產于中國南方、東南亞和南亞,以吸食荔枝和龍眼的汁液為生。當感受到威脅時,它們就會將具有腐蝕性的臭液從尾部的腺體噴出。
而荔枝蝽象只是“臭大姐”中的一員,有超過5000種昆蟲有臭腺孔,能分泌有臭味的液體。
釋放毒液的草叢小火車
在一些潮濕的草叢里,我們常常能看到一種腹部之下長著許多腿的蟲子,乍一看像蜈蚣,但是一碰它,它就會卷成球狀,這就是千足蟲,也被稱為馬陸。千足蟲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它們是食腐動物,喜歡潮濕的環境。
千足蟲膽子非常小,它們受到攻擊時不僅會卷成球,同時還會從身體兩側噴出一種惡臭的液體,這種液體中含有鹽酸、氰化氫和其他腐蝕性化合物。對人類來說,其并不致命,頂多會導致皮膚起水泡、紅腫等。但對于一些昆蟲來說,被千足蟲的毒液攻擊,可能會要了它們的命。
偷毒保護自己的海蛞蝓
海蛞蝓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軟體動物,它們大多顏色鮮亮,外表也很可愛。但是不要被它們的外表欺騙了。當遇到危險或者捕食時,它們就會使出絕招——釋放毒液攻擊對方。
海蛞蝓的毒液藏在背上觸手狀露鰓的腺體中,這些難聞的酸性液體中的毒素來自于它們吃下的獵物,如僧帽水母等有毒水母,它們對水母的毒免疫,不會被毒死。這些毒素被運到露鰓里,遇到危險時,海蛞蝓就會釋放毒素,觸碰到海蛞蝓的動物就會被毒液麻痹或者殺死。
自帶臭味防護霜的戴勝
在非洲,有一種叫做綠林戴勝的鳥,它們不是猛禽,但是捕食者遇到它們時總會繞道而行,因為它們太臭了。
綠林戴勝的尾巴上方有一個腺體,當受到威脅時,腺體會噴出一種聞起來像腐肉的液體,足以熏跑捕食者。人聞到這些氣味會覺得惡心,甚至嘔吐或頭暈。戴勝雛鳥不僅能分泌臭味液體,還能向敵人噴射糞便,射程可超過50厘米。
戴勝分泌的液體不僅能抵御外敵,由于其中含有一些具有殺菌作用的成分,這些分泌物還能減少羽毛上和巢穴中的細菌滋生。
可愛的臭氣大王
生活在南美洲的小食蟻獸看起來毛茸茸的,很可愛,但是這種動物卻臭出了名,被認為是最臭的動物。
在小食蟻獸尾巴根部下方有腺體,這個腺體專門用于釋放臭氣。在遇到危險或者被激怒時,它們就會發出嘶嘶聲,以示警告。
如果警告無效,那么它們就會從腺體噴出難聞的氣體。這些氣體有著類似臭鼬制造的氣味,但更刺鼻,50米開外還能聞到。據說,因為它們太臭,美洲虎、虎貓等捕食者遇到它,都會繞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