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胃病總是繞不開的話題,畢竟民間有“十人九胃病”的說法。
現如今,不斷加快節奏的生活,加班、熬夜的長期壓力,各種油膩、高糖食物的誘惑,這些都給胃病的出現埋下了隱患。
而說起胃病,不管是胃炎、胃潰瘍,甚至是胃癌都離不開一種叫做“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
“幽門螺旋桿菌”這個乍聽是很專業的名詞,也在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幽門螺旋桿菌會傷害人體胃部的黏膜,使胃酸分泌出現異常,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因為這是唯一一種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細菌,所以造成的長久胃潰瘍、胃炎也是胃癌出現的關鍵。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幽門螺旋桿菌”定為人類致癌的原核生物,這也是第一個被確認為生物性的致癌物。
即便如此,中國被感染的人不在少數,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一半人感染了這種細菌。
當然,研究雖然發現它與胃癌有關系,但并不是感染了就一定會患胃癌。
85%的幽門螺旋桿菌攜帶者,未曾出現不適或并發癥,而最終發展成胃癌的人不到2%。
當然,小康醫生這樣說是避免大家恐懼心理,但并不代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以置之不理,畢竟它有引起癌癥的可能,所以大家還是謹慎為好。
如果你已經出現這些癥狀,警惕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好前往醫院咨詢醫生治療:
一、持續性口臭
口臭是令許多人一直煩惱的問題。
多數人的牙齒上都會有著一定數量的牙菌斑,幽門螺旋桿菌有時會寄宿在牙菌斑中,分泌出有異味的物質,直接引發口臭。
二、不思飲食,惡心反胃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后,胃黏膜受損,導致胃酸的不正常分泌。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就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
三、乏力,體重無故減輕
如果在沒有刻意進行減肥的情況下,體重卻無故減輕,且經常覺得疲勞、乏力,就要考慮是否是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貧血癥狀。
四、腹部刺激性疼痛
幽門螺旋桿菌分泌的物質會對胃部造成刺激,導致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的癥狀。
幽門螺旋桿菌一旦引起身體不適令人痛苦難耐,但是生活中預防感染不是不可以。
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
1、家中餐具分開使用
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混用餐具,容易造成幽門螺旋桿菌的交叉傳染,且傳染方向常常是由父母傳給孩子。為了家人的健康,餐具最好分開使用。
2、少吃或不吃生冷的食物
幽門螺旋桿菌更容易在水和生的食物中存活,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3、講究衛生,勤洗手
在吃飯前和去過洗手間后,一定要認真洗手,將可能附著在皮膚上的幽門螺旋桿菌清洗干凈。
4、保持口腔衛生
每日進行規律地刷牙漱口,注意定期更換牙刷、認真清洗牙杯。牙菌斑等口腔問題也要定期進行清理,盡量減少細菌滋生的條件。
除了進行適當的預防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飲食的健康。
最好為每日三餐都選擇一個比較固定的時間,讓飲食規律起來。不可吃得太晚,也不要一時控制不佳,吃得太多。
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以及濃茶、咖啡、酒類等飲品都容易對胃部造成刺激,加重胃病。
做個b超檢查一下,很多人的胃不好一直就當做胃本身的事情,其實與長期的飲食結構不合理,寒濕之氣不斷累積,體內 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功能隨之下降減弱,膽汁減少,食物下去慢,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噯氣、胃酸過多、 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情況,根在膽
膽往往是被忽視的地方,可以用其他方式給予調理,或許能改善,但根不除不能完全好起來,膽很重要,有時間到附近野地刨些帶根的灌南|苦菜,煮水熬湯喝,趁熱加紅糖,花冠紫色,莖葉有白色絨毛,產地江蘇灌南,初春時節采摘,曬干后密封保存。去除雜質后,平時食東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盡量不要熬夜,少食多飲多食。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提升免疫力。
希望各位都能遠離幽門螺旋桿菌,擁有健康的腸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