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光明網報道,美國前國務卿萬斯在接受美國保守派媒體采訪時直言,歐盟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并非來自外部的中俄,而是其內部政策的失敗,此言論引發廣泛關注。
萬斯(資料圖)
萬斯指出,歐盟在移民政策上的寬松,致使大量移民涌入,對歐洲本土文化與社會秩序形成沖擊,動搖了歐洲社會的文化根基。在經濟政策方面,歐盟長期實行的高福利制度,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眾權益,卻也給政府財政帶來沉重負擔,使得企業競爭力被削弱,經濟增長缺乏活力。并且,歐洲國家在國防開支上的投入普遍不足,僅占GDP的1%,與美國為保護歐洲所投入的占GDP5%的支出形成鮮明對比,這無疑讓歐洲在軍事安全上過度依賴美國,自身防御能力薄弱。此外,萬斯還批評法國在政治方面限制競爭對手參與辯論,稱這一行為嚴重違背民主原則,使得歐洲政治偏離正常軌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萬斯發表此番言論背后,美國的身影若隱若現。近年來,美國在歐洲事務上小動作不斷。美國國內一些政客頻繁與歐洲極右翼勢力接觸,為其站臺助威。例如,美國知名保守派人士馬斯克力挺德國極右翼政黨,企圖在歐洲內部制造分裂,擾亂歐洲政治生態。萬斯此番對歐洲內部問題的“精準”點評,很難說背后沒有美國政府的授意。美國長期以來將歐洲視為其全球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試圖通過各種手段牢牢掌控歐洲。無論是在政治上扶持親美勢力,還是在經濟、軍事方面對歐洲進行控制,美國的目的都是防止歐洲走向真正的獨立與強大,進而威脅到其全球霸主地位。
萬斯(資料圖)
在經濟領域,美國近期的一系列舉措更是讓歐洲苦不堪言。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對來自歐盟的產品征收20%的關稅。這一舉措無疑給本就處于經濟復蘇關鍵期的歐洲帶來沉重打擊。以德國為例,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其汽車、機械制造等出口導向型產業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美國的高額關稅將使德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大幅上升,競爭力急劇下降,眾多相關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利潤下滑的困境。
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歐盟內部出現嚴重分歧。以法國、德國為首的部分國家態度強硬,主張堅決反擊美國的貿易霸凌行為。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歐洲不能在貿易問題上對美國一味妥協,必須捍衛自身利益。德國總理朔爾茨也強調,歐盟應采取有力措施,維護歐洲企業的合法權益。然而,歐盟內部25個國家卻傾向于求和談判。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呼吁歐盟保持克制,通過對話與美國解決貿易爭端,避免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對歐洲經濟造成更大損害。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也表示,意大利愿意積極推動歐盟與美國展開談判,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這種內部的分裂使得歐盟在應對美國貿易威脅時難以形成統一、有效的策略,大大削弱了歐洲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談判籌碼。
萬斯(資料圖)
從長遠來看,美國持續對歐洲在經濟、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打壓與控制,已經讓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逐漸下降。若歐洲不能正視內部問題,團結一心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未來很可能會被美國進一步掌控,淪為美國的“附庸”,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失去應有的話語權。歐洲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發展道路,重新審視與美國的關系,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利益的發展方向,如此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站穩腳跟,實現真正的自主與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