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
4月11日 央視《新聞直播間》: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 展開實戰化多課目戰備拉動演練
2
4月11日 央視《國防軍事早報》:鑄牢政治忠誠 打好攻堅之戰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忠誠堅守編織祖國空天安全屏障
3
4月10日 央視《軍事報道》:鑄牢政治忠誠 打好攻堅之戰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忠誠堅守編織祖國空天安全屏障
4
4月4日 央廣《國防時空》:北部戰區空軍“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官兵扎根北疆、艱苦奮斗 用火熱的青春為祖國空防安全立起堅實屏障
5
3月31日 《解放軍報》:“胡泰松,你在哪里”
6
3月31日 中國軍網:英雄路上有來人,追尋官兵沿著一位烈士的足跡繼續前進的故事
7
4月8日 央視頻客戶端:“烏拉蓋模范雷達站”:扎根邊疆 守護祖國空天安全
8
4月3日 央視新聞客戶端:無聲的戰場 堅守的雷達兵
9
4月8日 中國軍網八一視頻:“烏拉蓋模范雷達站”:站在草原織“天網”
10
4月7日 中國軍號客戶端:他們在草原織牢空天安全網
11
4月7日 中國軍號視頻號:他們在草原織牢空天安全網
12
4月3日 人民空軍微信公眾號:走進“烏拉蓋模范雷達站”,感悟“模范”傳承
央視報道
新聞直播間丨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 展開實戰化多課目戰備拉動演練
央視報道
國防軍事早報丨鑄牢政治忠誠 打好攻堅之戰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忠誠堅守編織祖國空天安全屏障
央視報道
軍事報道丨鑄牢政治忠誠 打好攻堅之戰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忠誠堅守編織祖國空天安全屏障
央廣軍事
國防時空丨北部戰區空軍“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官兵扎根北疆、艱苦奮斗 用火熱的青春為祖國空防安全立起堅實屏障
解放軍報
“胡泰松,你在哪里”
■張凱麗 解放軍報記者 劉偉祺
寫在前面
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思念,讓人刻骨銘心。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此時此刻,我們的腦海里,不斷浮現出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張張英雄的面孔。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不僅在于他們的壯舉,更在于壯舉背后的抉擇。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讀懂他們,就讀懂了奉獻和犧牲;紀念他們,是為了更好地牢記過去、把握現在、走向未來。
在追思與緬懷的日子里,請跟隨記者來到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烏拉蓋雷達站,追尋官兵沿著一位烈士的足跡繼續前進的故事。
房君豪繪
每一名走進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烏拉蓋雷達站的來訪者,都會被文化墻上的一句話深深吸引——“胡泰松,你在哪里?”
胡泰松是誰?這樣一句追問有何深意?
面對記者的疑問,該旅干部張天奇講述了一段往事。
胡泰松是雷達站一班班長,業務突出、樂于助人。1993年2月21日,胡泰松在休假歸隊途中,突遇暴風雪。為幫助同車地方群眾脫險,他拼盡最后一絲體力,倒在了茫茫雪野之中。
得知情況后,當地政府立即組織力量尋找胡泰松,獲救地方群眾也自發加入到搜救隊伍中。人們一邊走一邊焦急地呼喊:“胡泰松,你在哪里?”
經過數天搜尋,胡泰松的遺體終于被找到。為銘記烈士的先進事跡,當地政府在胡泰松犧牲的地方立起一座石碑。
時光易逝,浩氣永存。每逢重要時間節點,烏拉蓋雷達站都會組織官兵來到石碑前開展紀念活動和思想教育,引導大家在深切緬懷中對標學習老班長,奮勇走好強軍路。
“黃毛風、白毛風,從夏刮到冬,三月雪剛化,九月又結冰……”這是當地人眼中的烏拉蓋。在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該站三級軍士長王艷晶已堅守了20年,早就習以為常。
“有事就找王艷晶,他準行!”作為全站軍齡最長的兵,王艷晶幾乎參與了雷達站現代化建設的全程,對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再熟悉不過。在他心里,雷達站就是他的家。
上個周末,王艷晶起得很早,扛著鋤頭來到一片白楊林,那里有他帶頭開墾的菜地。雷達站位置偏遠,官兵依靠自主抓建不斷提升全面建設水平。如今雖然交通便利了,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但王艷晶仍帶頭發揚著艱苦奮斗的作風。
“自己吃過的苦,不想讓后來的年輕同志再吃。”王艷晶說著,眼圈有些泛紅。其實,還有一層意思他沒有明說,那就是每次走進這塊菜地,他就會想起與戰友一起建設雷達站的奮斗歲月。這是這位老兵緬懷老班長的方式,臉上不動聲色,內心卻波濤洶涌。
排長劉嶼軒來自四川,初到雷達站,望著周邊的荒涼,一路上的好奇與期待頓時化為失望。然而,學習胡泰松的事跡后,劉嶼軒被深深感動,尤其那一句“胡泰松,你在哪里?”像一把重槌敲擊在他的心上,讓他不禁發出這樣的叩問:“劉嶼軒,你在哪里?”
“我在烏拉蓋,我也要像胡班長那樣扎根在這里。”劉嶼軒很快找到了答案。
一個人的成熟,有時就在一瞬間。迅速轉變心態的劉嶼軒再次參加晚點名,當聽到值班員呼點“胡泰松”,全站官兵齊聲答“到”時,他感覺自己那一刻就是胡泰松。
一旦有了這種自我認定,接下來的一切都順理成章——訓練場上,劉嶼軒帶領大家集智攻關;雷達方艙里,劉嶼軒與戰友一起深夜執勤……如今的他,正朝著成為一名優秀帶兵人的目標不斷努力。
今年,該站列裝了一批新設備。為加快生成戰斗力,上級專門安排技術骨干前來蹲點指導。在干部骨干帶領下,全站官兵緊鑼密鼓調試,大膽探索訓法,破解了多個難點問題。在那段時間里,張天奇明顯感到,大家身上都憋著一股勁,不啃下這塊“硬骨頭”誓不罷休。
清明將至,張天奇帶領官兵再次來到胡泰松犧牲的地方。這一次,隊伍里又多了幾張年輕的面孔,他們神情莊重地凝視著石碑,石碑好像也在默默打量著他們。
英雄路上有來人。“胡泰松,你在哪里?”
風聲陣陣——“你,就在這里!”
本文刊于3月31日解放軍報08版
中國軍網以“英雄路上有來人,追尋官兵沿著一位烈士的足跡繼續前進的故事”為題轉發此文
央視頻客戶端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扎根邊疆 守護祖國空天安全
央視新聞客戶端
無聲的戰場 堅守的雷達兵
烏拉蓋,在蒙古語中意為天邊的草原,“黃毛風,白毛風,從夏刮到冬”是這里環境最真實的寫照。北部戰區空軍雷達某旅“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就駐守在這北疆邊陲的草原深處,建站50多年來,一茬茬雷達站官兵在艱苦環境深深扎根,鑄就了“不用揚鞭自奮蹄、咬住目標不放松、鉚在邊防作奉獻、環境閉塞觀念新”的“四種精神”,他們在邊防軍營不懼風雪,堅韌頑強,用燃燒的青春為祖國空防安全立起堅實屏障。
中國軍網八一視頻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站在草原織“天網”
中國軍號客戶端
他們在草原織牢空天安全網!
中國軍號視頻號
他們在草原織牢空天安全網!
人民空軍
走進“烏拉蓋模范雷達站”,感悟“模范”傳承
清明節前夕,空軍“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官兵來到胡泰松烈士犧牲紀念地祭掃獻花。1993年,雷達站老兵胡泰松因救助駐地群眾壯烈犧牲,被空軍授予“遵紀愛民模范戰士”榮譽稱號。
在英雄精神引領下,官兵們聚焦主責主業,精武強能鍛造過硬本領,2002年,雷達站被空軍授予“烏拉蓋模范雷達站”榮譽稱號。
今天,讓我們走進 “烏拉蓋模范雷達站”,共同感悟這份“模范”傳承。
【微信號:skdjwz】
主 辦:北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
刊 期:第2094期
責任編輯:李俊林
投稿郵箱:skwxgzh@163.com
立即關注
分享、收藏、點贊、在看,支持我們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