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近期,特朗普政府對臺加征32%關稅。3天后,賴清德宣布“五項策略”,引發島內強烈反響,朱立倫也迅速發聲痛批。
臺灣(資料圖)
賴清德應對美國關稅的“五項策略”,核心是討好美國,犧牲臺灣利益。第一,組建談判團隊,目標是“零關稅”,可特朗普加征關稅意在扭轉貿易逆差,“零關稅”談判無異于與虎謀皮,不切實際。第二,宣布擴大對美采購,涉及農、工、石油、天然氣等,而對美軍購將是大頭,這不僅會加重臺灣財政負擔,還將進一步升高臺海緊張局勢。第三,擴大臺灣對美國投資,點名臺積電繼續加碼,這會加速臺積電技術、資金、人才流向美國,嚴重損害臺灣半導體產業根基。第四,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這會讓美國含瘦肉精的農產品等加速進入臺灣,危害民眾健康。第五,解決美方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意味著臺灣的半導體、醫療生物技術等將被美國加速掌控。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言,賴清德的談判策略過于天真。回顧過往,臺灣在臺積電赴美設廠、持續性軍火采購、簽訂天然氣長約等方面投入巨大,卻未換來有利談判地位。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指出,賴清德的談話是對美投降,是在掏空臺灣。民進黨當局為討好美國,擴大對美采購,資金來源成謎。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認為,民進黨面對經貿挑戰,只會“磕頭式外交”,任由國際強權宰割。
臺灣(資料圖)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批評賴清德經濟外行,策略荒謬。島內民眾更是通過社交媒體等渠道表達強烈不滿。美國關稅讓臺股暴跌,中小企業生存艱難,民眾生活成本上升。而賴清德的“五項策略”,被民眾指責為不知民間疾苦、“毀臺賣臺”。民眾質問,為何要用臺灣民眾的納稅錢補貼企業、討好美國,卻不顧民眾生活壓力和臺灣經濟長遠發展。
從經濟層面看,美國關稅和賴清德的應對策略使臺灣經濟雪上加霜。臺股大幅下跌,工具機等產業復蘇無望,中小企業面臨倒閉風險,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經濟增長前景黯淡。從政治層面講,賴清德此舉加劇了島內政治對立。國民黨與民進黨矛盾激化,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民進黨長期以來吹噓的“臺美關系”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其執政能力和“謀獨”行徑遭到更多質疑。
臺灣(資料圖)
此次事件后,臺灣未來經濟和政治走向備受關注。賴清德若繼續奉行親美“謀獨”、犧牲臺灣利益的政策,臺灣經濟將陷入更深困境,政治局勢也將更加動蕩。而兩岸關系方面,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臺灣若想擺脫當前困境,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唯有放棄“臺獨”幻想,回到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的正軌,積極融入祖國發展大局,才是光明前途。島內風向的變化,或許也是一個契機,促使更多人認清形勢,推動兩岸關系朝著和平統一的方向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