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訪中國,這位歐盟領導人忍不住說實話,歐盟是時候改變對中國的看法了。沒想到,歐盟這回還真聽進去了,一改常態與中國達成一致。
桑切斯乘坐的專機
日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深夜抵達北京,開啟他近3年對中國的第三次訪問。西班牙長期自詡為“中國在歐洲最好的朋友”,桑切斯與中國的高頻互動,反映了西班牙試圖在歐盟內部扮演“中國友好伙伴”角色的戰略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桑切斯此次訪華的時機頗為巧妙。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對歐盟構成雙重打擊,一方面,美國對歐盟商品加征關稅,另一方面,美國此舉削弱了美歐盟友之間的信任。而歐盟此次也宣布對美反擊,盡管目前歐盟暫緩了關稅反擊時間。
在此背景下,西班牙選擇“向東看”,通過強化與中國合作,為歐盟探索獨立于美國的貿易路徑。他在越南接受記者采訪時再次喊話歐盟,表示歐盟需要新市場和合作伙伴,必須改變長期以來對中國的立場,修改對華政策。
桑切斯
這已經不是桑切斯第一次發出類似的呼吁,但此前一直難以改變歐盟的想法。不過這一次,歐盟倒是聽進去了。就在桑切斯抵達中國后,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歐盟在與中方高層通話后,已經與中國達成共識,將設立中國電動車最低售價,以替代去年歐盟決定實施的加征關稅措施。
去年,歐盟啟動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擬加征最高50%關稅,稱中國“傾銷”受補貼產品。盡管這一政策遭遇內部強烈反對,西班牙當時也投了棄權票,但是歐盟還是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中國也曾提出過與歐盟進行談判,但是中國提出的最低售價不低于3萬歐元的建議,被歐盟拒絕后,雙方談判就陷入了停滯。如今,歐盟委員會突然改口,表示愿就“中國電動車最低售價”再次進行談判,這事又有了商量的余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
歐盟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轉變,桑切斯的話是個提醒,但更重要的影響因素,無非是美國的強力施壓。特朗普政府對歐盟的勒索促使歐盟反思對美依賴。西班牙媒體指出:“當美國不再可靠,中國成為歐盟必須合作的選項”。
中國是歐盟最大貿易伙伴之一,2023年對歐電動車出口增長近一倍至69萬輛。若加征關稅,歐洲消費者將面臨漲價,而歐洲車企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也可能受損。在遭受美國重擊的情況下,歐盟再也承受不住來自中國的沖擊。
比亞迪汽車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稅的本質,是試圖通過“反補貼”工具重塑全球貿易規則。然而,中國車企主動提出“最低售價”承諾,既是對現有規則的利用,也是爭奪定價話語權的嘗試。若談判成功,可能為全球貿易爭端提供新解決范式。
桑切斯三度訪華與歐盟政策轉向,揭示了國際政治中“沒有永恒盟友,只有永恒利益”的真理。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場維護全球化成果與反擊保護主義的戰役;對歐盟,則是尋找戰略自主與經濟增長平衡點的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