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瀾昌
在世界各國都在爭分奪秒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戰略之際,美國卻上演了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政治喜劇。美國教育部長琳達·麥克馬洪在一場關于AI教育的峰會上,竟反復將“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誤稱為“A1”——一個美國知名牛排醬品牌的名稱。本該是高屋建瓴、技術前沿的教育高峰論壇,最終淪為一場語言上的拙劣笑話。而更令人不安的,并不是這個錯誤本身,而是這個錯誤所折射出的美國教育系統的深層次問題。
一國教育部長將“AI”說成“A1”,即使只是一次口誤,也早已超出正常容忍范疇。更何況,她在同一場討論中曾正確使用“AI”一詞,前后不一的表現不僅暴露出她的準備不足,更反映出其對人工智能教育領域認知的膚淺和混亂。在現場眾多技術精英和教育工作者面前,一句“我們要從學前班開始教授A1”,瞬間將一場本應嚴肅探討未來教育方向的會議變成了一場輿論鬧劇。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教育部長并非教育領域出身。琳達·麥克馬洪的履歷顯示,她曾是特朗普時期的小企業管理局局長,也是世界摔跤娛樂公司(WWE)的前CEO。而她被特朗普任命為教育部長,更多是政治回報和忠誠交換的結果,而非基于任何教育背景或政策能力。如今,她的“AI=A1”口誤不過是荒唐人事制度釀成的又一成果罷了。
AI不是一個遙遠的未來議題,而是當前各國教育變革的核心內容。中國、歐盟、日本等經濟體早已將人工智能納入中小學乃至學前教育的課程框架,強調數據素養、編程能力、倫理意識與科技應用的融合。而美國,作為AI技術的發源地與領頭羊,卻在教育政策層面呈現出驚人的脫節。當一國的教育部長連AI和A1都分不清時,如何為下一代規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核心素養?如何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領導地位?
美國民眾對這場烏龍事件的反應也反映出一種長期以來對“精英治理”的深切懷疑。社交平臺X上,有人諷刺說“這是我們國家的教育領導層”,也有人嘲笑說“以為這是《周六夜現場》劇本”。人們在苦笑中調侃,似乎已經接受了“荒誕即常態”的政治現實。這種集體麻木與嘲諷背后,其實是對國家治理能力的深刻失望,是對被政治化的教育制度的無力感。
在正常的政治生態下,這樣的重大口誤應該引發問責機制啟動。但在當下的美國政治環境中,這一切只是媒體24小時輪播的素材之一,公眾笑過便作罷,真正需要檢討和整改的問題,始終無人問津。正是這種制度性的寬縱與選人用人的短視,讓本應肩負重大使命的教育部門成為政治分贓的工具。
麥克馬洪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背后是特朗普執政團隊對專業性的漠視,是對官僚制度的任意摻沙,是“忠誠大于能力”的病態標準在國家治理中的體現。從教育部長到環保局長、從衛生官員到能源部門負責人,這些年美國政府的用人邏輯早已跌破底線,而這種政治污染正在加速侵蝕著美國原本強大的體制基礎。
然而,諷刺的是,就在這場鬧劇曝光的同時,美國各大科技公司正斥資數十億美元推進AI技術在教育、醫療、金融等各大領域的應用。當硅谷巨頭試圖引領技術革命之時,白宮內閣卻還在努力分清“AI”與“A1”的區別。這種制度割裂、行政低能、技術領先卻政策遲鈍的結構性矛盾,或將成為未來十年美國國家競爭力的致命隱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