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司法保障北外灘文創產業發展 法治傳承虹口“文化三地”建設 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涉文創著作權案件審判白皮書》(全文附于文后)。
來源 | “上海高院”公眾號、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
文字 | 蔡祎雯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
今天(4月10日)上午,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虹口區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司法保障北外灘文創產業發展 法治傳承虹口“文化三地”建設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涉文創著作權案件審判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聚焦著作權領域頻發法律問題和動態,總結文化創意產業司法保護的主要做法,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本場發布會是“促公正做表率——深入推進上海法院工作現代化”系列發布會第5場。
會上,虹口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趙雁通報2022年下半年至2024年虹口區人民法院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保護案件審理情況,執行裁判庭庭長沈文宏介紹典型案例。發布會由虹口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陽主持,部分虹口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文化創意企業代表以及多家媒體代表參加發布會。
涉文化創意產業
著作權糾紛案件概況
白皮書顯示,2022年下半年至2024年,虹口區人民法院共計受理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案件1902件,包括各類國內外知名IP。其中,民事案件占絕大多數,占比高達99.8%。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民事案件中,又以侵權類案件占比最高,占比為98.2%,合同類案件占比僅為1.8%。整體來看,得益于多元解紛聯動機制的完善,涉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案件收案數量總體較為平穩,矛盾化解彰顯成效。
知識產權案件分布情況
2022年下半年-2024年
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收結案情況
白皮書分析,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侵權行為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侵權范圍廣且形式多樣。涉及的領域涵蓋了圖片、音樂、小說、電影、微短劇、動漫、游戲、教材等,作品類型豐富,靈活度和衍生性強。二是網絡侵權成為主流。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占比高,網絡成為侵權高發地。三是經濟利益驅動明顯。多數侵權行為圍繞復制權、發行權、傳播權等著作財產權展開,例如銷售盜版書籍、軟件,未經授權改編熱門IP用于商業演出等。四是批量侵權時有發生。反映出侵權行為在某些行業或領域存在一定普遍性和集中性。
針對文字作品、圖片作品、音樂藝術作品、視聽作品四類涉訴作品類型,白皮書詳細分析了涉網絡小說著作權糾紛、涉教培資料著作權糾紛、轉發圖片侵害著作權糾紛、背景音樂著作權侵權糾紛等九類常見案件特點,提示企業著作權保護中的管理疏漏,供文化創意企業參考。
著作權保護的
主要司法舉措
虹口區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被譽為“海派文化發祥地、先進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在深厚文化底蘊和優越地理區位的雙重加持下,虹口賡續“文化三地”基因,全力推動文創產業的發展。結合虹口區北外灘文創產業特點和“文化三地”建設需求,就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保護,虹口區人民法院重點推進以下舉措:
(一)聚焦知產審判,維護創新企業合法權益
一是大力推行專業化審判模式,精心組建專業審判團隊,精準把握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案件的要點和難點,保障案件審判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二是建立并不斷完善知產審判“三合一”機制,有效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整體效能,全方位護航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打擊惡意維權主體,準確把握保護知識產權與防止權利濫用的法律界限,防止當事人通過訴訟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司法行政銜接,全鏈守護虹口文化建設
與轄區內知識產權行政執法部門探索和建立有效的互動銜接機制,促進雙方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標準統一。
一是共同設立虹口區北外灘知識產權調解工作室,為創新經營主體提供更多元、便捷、高效的知識產權爭議解決途徑。
二是共同制發“企業版權保護法治服務包”,促進著作權全鏈條保護運行順暢。
三是開展調研座談,進一步排摸轄區知識產權創新企業情況,明確知識產權保護重點領域,深化知識產權爭議化解聯動交流。
(三)依托北外灘優勢,充分發揮知產審判延伸職能
一是前往北外灘企業走訪調研。就企業提出的司法需求、平臺涉訴案件情況等開展深入交流,助力企業規范經營、健康發展。
二是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豐富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協同區知識產權聯席會議成員在北外灘舉辦主題宣傳活動。通過虹口區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刊載各類知產審判工作及案例宣傳文章,針對性開展線下普法講座、法律咨詢服務工作等。
三是構建“三所一庭”糾紛化解新模式。將知產審判與社區巡回審判相結合,選取典型知產糾紛在街道、科創園區開庭審理,深化工作聯動,優化多元解紛。
(四)強化涉外知產審判力量,融入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大格局
一是依托“涉外審判教授工作站”平臺,邀請審判專家、學者共同就涉外疑難案件的準據法適用等問題開展研討,加大涉外審判專業支持力度。
二是邀請知識產權領域專家學者來院交流,通過列席專業法官會議、舉辦專題講座等方式,推動前沿領域法律問題調研和疑難復雜案件研判取得實效。
三是依托“知慧社”文化品牌,培養知產法治人才。搭建知識產權學術與實務交流基地,打造知產特色文化品牌,凝聚智慧、開拓視野,努力打造知識產權人才高地。
代表、委員點評
孫驕雄
上海市虹口區人大代表,虹口區人民法院特邀監督員,上海晗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知識經濟時代,受著作權保護的智力成果,作為一種具有高附加值屬性的重要生產要素和資源,支撐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對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虹口區人民法院結合北外灘文創產業發展和“文化三地”建設,立足專業審判機制,與知識產權行政機關銜接配合、優勢互補,采取了諸多務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希望虹口區人民法院能繼續加強涉文化創意產業著作權司法保護力度,為文創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張明敏
上海市虹口區政協委員,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著作權制度在保護創作者權益、激發全社會創作創新、健全現代化經濟文化體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虹口區人民法院涉文創著作權案件審判白皮書及典型案例的發布,總結分析了司法審判實踐中相關案件主要特征,提供了著作權司法保護的虹口樣本,充分發揮了司法機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規范、引導、促進和保障作用。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即將來臨之際,虹口區人民法院召開著作權保護的發布會,有助于增強全社會尊重和保護著作權的意識,有助于促進文創行業的發展,推動建立尊重創作、抵制盜版、誠信守法的良好文化氛圍。期待虹口區人民法院繼續提升著作權保護效能,推動知識經濟高質量發展。
典型案例
目錄
掃碼下載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涉文創著作權典型案例全文(PDF文件)
(本內容不代表知產力立場,知產力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編輯 | 布魯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