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近期報道,中美兩軍在上海舉行2025年度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雙方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就上次工作小組會以來中美海空安全形勢進行坦誠、建設性交流,評估了《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執行情況,討論了改進中美海上軍事安全問題的措施。
中國南海(風景圖)
雙方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就上次工作小組會以來中美海空安全形勢展開了坦誠、建設性交流。過去一年,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動作頻頻,各類軍事活動的規模與頻率均有明顯提升。2024年,美軍P-8A、RC-135等各型偵察機對中國開展抵近偵察的總量接近1000架次,相比以往,抵近偵察的范圍愈發靠近中國沿海地區,頻率也大大增加。不僅如此,美軍B-52H、B-2、B-1B等戰略轟炸機前往西太平洋地區執行巡航任務多達32次,總計出動56架次,相較于2023年,出動架次實現了翻倍增長。與此同時,美軍航母打擊群多次闖入南海,至少有13艘核潛艇現身南海及其周邊海域,美軍偵察船更是全年無休地在南海開展情報搜集活動。如此高密度的軍事行動,給地區安全局勢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在這次會議上,中方明確指出,艦機安全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連,美軍艦機在中國當面海空域進行偵察、測量以及高強度演訓活動,極易引發誤解誤判,對中國主權和軍事安全構成嚴重危害。事實上,長期以來,美軍這類挑釁性行動不斷。就拿南海地區來說,美軍時常打著所謂“航行自由”的幌子,派遣軍艦、軍機在南海海域及上空頻繁活動,甚至還拉攏盟友,與菲律賓、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在南海等區域頻繁舉行聯合演習和訓練,意圖攪亂地區局勢,鞏固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影響力。然而,這種行徑嚴重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也與中美兩國積極推動構建穩定、健康的雙邊關系背道而馳。
中國南海(風景圖)
對于美軍的這些危險挑釁行為,中方鄭重聲明,中國軍隊將繼續嚴格依法依規進行回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近年來,解放軍在應對美軍挑釁時,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警惕與專業的應對能力。無論是在南海海域對美軍艦機的跟蹤監視,還是在臺海空域對美軍機的查證識別、驅離等行動,都充分展現出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堅定決心與強大實力。特別是在解放軍多次組織的大規模軍事演習中,例如在臺海地區開展的聯合軍事演習,解放軍展示出了先進的武器裝備、高效的聯合作戰能力以及過硬的軍事素養,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形成了強有力的威懾。
此次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還對《中美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執行情況進行了評估。該準則旨在規范中美海空力量在相遇時的行為,避免因誤判引發沖突。然而,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盡管雙方都認可準則的重要性,但在具體操作層面,由于美軍持續不斷的抵近偵察、高強度演訓等挑釁行為,使得準則在落實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此次評估為雙方進一步完善準則執行機制、降低海空相遇風險提供了契機。
中國南海(風景圖)
在討論改進中美海上軍事安全問題的措施時,中方的立場十分明確,美軍必須停止在中國周邊海空域的危險行為,切實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只有這樣,中美之間的海空軍事安全問題才有可能得到實質性改善。而對于美方而言,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布局與軍事行動需要進行深刻反思與調整。繼續維持當前這種具有強烈挑釁性的軍事行動模式,不僅無法實現其所謂的戰略目標,反而會進一步加劇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地區安全局勢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中美兩軍在上海舉行的這次會議,是一次極為重要的溝通與交流契機。它既反映出當前中美在海空軍事安全領域存在的嚴峻問題,也凸顯了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必要性。未來,中美在臺海、南海等問題上的博弈無疑將更加復雜。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而美國方面,若真想改善與中國的軍事關系、緩和地區緊張局勢,就必須拿出實際行動,摒棄霸權思維,停止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以及在相關海域的挑釁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